貢院賣完

清道光年間,廣東花縣出了個才子,叫洪秀全,15歲就考個頭名童生。後來他和馮雲山參加府試,三次都不中,兩人很不服氣。他們見到榜上竟有徐阿元的名字,更氣得兩眼噴火。

徐阿元是個財主少爺,曾跟他們一起讀書,他又蠢又懶,常常求洪秀全代作詩文,這種人能考中秀才,裏麵肯定有鬼!

於是,他們便試探一下徐阿元:“你好本事,下次府試,請你幫忙!”徐阿元得意地說:“如果你們家裏肯將田地抵押給我爹,我爹可以幫你們去打點呀!”有個童生在一旁聽了,罵道:“原來秀才是錢買來的,怪不得你們這些蠢豬都中啦!”徐阿元見說溜了嘴,忙說:“我開玩笑呀,秀才是買不得的!”說著,拔腿就溜。

洪秀全回去寫了張無名狀子,夜裏和馮雲山把它貼在貢院的門口。然後又用黑漆將橫匾“貢(貢)院”兩字塗改為“賣(賣)完”。

天亮了,貢院門口圍滿了人,個個議論紛紛,說貢院賣完一科,不知得了多少銀子。貢院主管暴跳如雷,但又不敢報官,隻好叫人撕了狀子,將橫匾洗刷幹淨。但這件事一下子就傳開了,貢院洗也洗不幹淨哩!

遠和近

曹植小時候,就很聰明,深得父親曹操的寵愛。一年中秋,全家在一起賞月,曹操突然問曹植:“月亮跟外國比,哪個遠,哪個近?”曹植一口答道:“月亮近,外國遠呀!”曹操問他理由是什麼。他說:“月亮抬頭就能望見,所以說它近;外國抬頭望不見,所以說它遠哩!”曹操聽了很高興,著實誇獎他一番。

第二年中秋,有幾個外國朋友到來拜訪曹操。在宴會上,曹操想起去年賞的事,便問客人:“月亮跟貴國比,哪個遠?

哪個近?”客人們眾說紛紜,爭論不休。曹操想當眾顯露一下兒子的才能,就說:“這個問題,就讓我三兒回答一下,望諸位多多指教!”

曹植很有禮貌地對客人說:“貴國近,月亮遠呀!”曹操聽了,很不高興地說:“去年中秋,你不是說月亮近,外國遠嗎?

怎麼長了一歲,卻變糊塗啦!”曹植不慌不忙地答道:“月亮雖然抬頭望得見,但它可望而不可及,所以說它遠;外國雖然看不見,但可以跟我們互相往來,所以說它近哩!”客人們聽了,都說有道理,曹操暗自得意。

郭忠恕畫風箏

郭忠恕是我國古代著名畫家。他為人高潔,從不輕易為別人作畫,特別是不願給達官豪富作畫。

他在陝西的時候,有個豪富為了想得到他的畫,就想了個辦法,叫兒子天天送好酒給他喝,然後就拿著一匹白絹請他作畫。郭忠恕這回卻滿口答應下來。立即將那匹白絹打開,在絹頭上畫一個小孩,然後順著白絹畫了隻風箏。闊老一看,哭笑不得,便問郭忠恕何故。郭忠恕笑道:“你天天請我喝‘長酒’,我自然要謝你一隻長線風箏了!”

隻有這一點像

東晉時,有個著名書法家叫王羲之,人稱“書聖”。一天,他兒子王獻之得意地問他:“我的字練得差不多啦,再過三、五年可以成名了吧?!”王羲之指著院子裏的大水缸對他說:“你的字還未有骨架,站不穩腳哩,寫完這18缸水再說吧!”

王獻之有點不服氣,決心重頭練好基本功,拿點真功夫給爸爸瞧。於是,他照著父親的字,天天專練橫、豎、點、撇、捺。練了兩年,他拿筆劃給爸爸看,爸爸不吱聲,媽媽說有點像“鐵劃”了。王獻之很歡喜,立即回書房,天天專練鉤。又練了兩年,他拿鉤給爸爸看,爸爸仍是不吱聲,媽媽說有點像“銀鉤”了。這時,王獻之才開始天天練字。同樣練了兩年,他拿字給爸爸看,爸爸還是不吱聲。爸爸見他寫的一個“大”

字,有點上緊下鬆,便在下麵加一點,成了個“太”字。

王獻之把字拿給媽媽看,媽媽仔細地看了三天,才把所有的字看完。她指著那“太”字下邊一點,對兒子說:“你練了兩年字啦,隻有這一點像你爸爸的!”王獻之聽了,驚得把口張開,很久也合不起來。

揮筆退敵

唐代大詩人李白出外漫遊,剛回到四川綿州,唐玄宗就派人召他火速進京。

原來有個鄰國,天皇妄圖要唐朝皇帝進貢大米,差使臣送來一份戰表,上麵寫著“天心取米”四個大字。使臣說:“中國如果有人能就這四個字作答,便井水不犯河水;如若不然,就得服服帖帖當天皇的順民,年年進貢糧食!”

唐玄宗召集文武百官上殿,問誰有良謀妙計。滿朝大臣,竟沒有一個敢開口,急得唐玄宗如熱鍋上的螞蟻。翰林尚書賀知章突然想起了李白,立即奏道:“除了李太白,誰也沒有這樣的才能,請聖上速將他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