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咖啡館初次交流(2 / 2)

“不過到目前為止,所有研究還沒有揭開人類右腦的混亂無序是如何模糊演算出想像力,情感這類輸出物的。也許與我們給人工智能喂的糧食也有一定關係。”

“什麼意思?”

“計算機在運算,存貯,邏輯分析,歸納整理方麵有天然的優勢。從人工智能開發初期,人類更多的就是給計算機輸入用於這些方麵處理的數據,開發的也主要是這些方麵的軟件和算法。即使是人工智能進化到深度學習,也是在這個圈子裏不停的打轉轉。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工智能在類似左腦功能的模擬方麵,取得的成果和突破遠遠大於右腦,人工智能發展成為了一個跛子。”

順著高洋的思路,蘇昕覺得自己腦子越來越清楚,像被木魚敲了一下。“難怪每次人腦思維的模擬實驗總是覺得差那麼一步。”

“我們常說“童言無忌”之類的話,就是說小孩的創造力很強。為什麼小孩子總會產生一些新奇古怪的想法呢?這是因為小孩的腦神經元處在最混亂,最無序的狀態,這種無序的信息傳遞組合,就會產生新奇的結果。隨著後天教育和成長過程中經驗的積累,小孩的神經元組合和信息傳遞越來越向有序化方向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越來越強,大腦在處理信息方麵,自動就會篩選掉那些與他們經驗和反複強化存儲的信息不匹配的信息,導致大腦思維向一個方向集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個人的思維是單點思維,還是發散型思維。”

“這麼說,後天教育和成長還破壞了人的創造性嘍?”

“也不能這麼說,大腦的腦神經元在人出生時,雖然也帶有漫長進化過程遺傳的信息,但這些信息是處於無序混亂的,他們的排列組合需要受一些外界的刺激。隻有不斷輸入更多的信息,不斷刺激神經元,才能使大腦被激活,處於高速運轉狀態。而左腦的運算分析,邏輯思維能力,能讓大腦加工和生成更多的信息。事物都有兩麵性,如果後天教育反複訓練左腦,左腦能力提高了,右腦功能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抑製。”

“真沒想到你對人腦還挺有研究的。”

蘇昕口氣中透出對高洋有一絲的欣賞。在聽高洋滔滔不絕時,蘇昕也暗自打量起他來。小夥子約二十八九歲樣子,頭發一看就是隨意胡亂梳理了一把,雖不零亂,但也不顯精神。眼睛內有一些血絲,眼框外稍稍有點浮腫。上嘴唇和下巴上冒出短短的胡茬。一看就是那種從事與程序設計相關的工作,老是加班的理工男形象。不過總體上看,高洋的五官還是挺周正的。

“班門弄斧啊,你們才是正宗搞人腦研究的哈。”高洋打著哈哈,“對了,你們是做理論研究,還是應用研究的?”

“都有,我是在人腦複製部門,主要是搞應用型開發研究的。”

“你一個女孩子怎麼想起來從事這麼燒腦的工作?”高洋眼中透出一絲不解。

“我從小愛參加那些智力比賽,而且還經常拿點小獎。父母認為我腦子比較聰明,就讓我學了理科。學生物的時候,我對大腦產生了濃厚興趣,後來就選擇了這個專業,也算是興趣愛好引的路吧。”蘇昕三言兩語就把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曆簡單描述了一遍。

高洋調侃了一句,“你看來是想往女科學家方向走的。”

“我可沒那麼高的誌向哦。”蘇昕並沒有聽出高洋的調侃意味,她認真的答道。

兩人聊得挺投緣的。過了一會兒,蘇昕抬頭看了一眼咖啡館牆上的時鍾,見差一刻鍾到六點,她欠了欠身體說,“今天真是受益匪淺啊,真希望還能多聽聽你的高見。不過真是不好意思,我要趕個飯局,得先撤了。”

高洋稍稍有點話猶未盡的失落感,聽蘇昕這麼說,還是不得已起身相送。兩人走到咖啡館門口,各自的個人信息工具都“叮咚”響了一下,他們知道是咖啡館的刷臉支付係統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