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探索,科學家們發現,用取樣器從深海中取來海水,打開之後,立即有股臭蛋味的硫化氫氣體衝出來,他們從這裏得到啟示,提出了這樣的假說:當海水從地殼裂縫滲入地下的時候,在高溫和高壓的作用下,水裏所含的硫酸鹽便變成了硫化氫。某種細菌能夠靠硫化氫進行代謝,靠吸收海底熱泉的熱能而繁衍,這種細菌能在250℃的高溫下生存。而一些小的生物就以這些細菌為食物,大的生物又以小生物為食物,這樣就形成了一條“食物鏈”。這些深海生命並不依靠陽光,而是依靠來自地球內部的熱能來維持生命。但是,這畢竟隻是一個假設,真正的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世界上為什麼隻有男和女?
如果把男、女的叫法變換一下,將男的改說成雄性,將女的改說成雌性,那麼問題就成了為什麼隻有雄性和雌性如果能這樣說,就植物而言,就分雄蕊和雌蕊。
總之,在非常遙遠的古代,生物從低級向高級進化的時候,最合適的繁衍後代的方法就是雄雌協力,創造出同一種屬的新的生命。動物、植物都是如此。也許在宇宙的某一個地方生物能用不同的方法繁衍子孫。就是在這個地球上也存在雌雄同體的原始生物。
為什麼人類生育男女性別比例差不多?
人類一代一代的繁衍(yǎn),不管大自然發生多大的變化,男女性別的比例始終比較接近。這是為什麼呢這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有科學道理的。自然人口中男女的比例,在醫學上叫性別比例。在不同時期,性別比例是有差別的。由於性染色體的關係,精子與卵子結合時有兩種結果,即X精子與Y卵子結合受精為女胎,Y精子與X卵子結合為男胎。從理論上講,男女各有50%的相遇。實際上由於Y精子的生命力較強,運動敏捷,更易鑽入卵子,所以形成男胎的機會就較多。但Y與X結合者也有致命傷,其先天性畸(jī)形和流產的機會較多,故出生時的性別比例會下降一點。一般來說,胎兒期的男女性別比為120~130:100;初生時性別比為106:100;初生以後則各年齡期有所不同。出生20~40年男女性比正好為100:100,保證了男婚女家、繁衍後代的需要;40歲以後女多男少,80歲以上下降為62:100。性比發生變化的重要原因是染色體的差異。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發生缺陷時有餘地補償;男性隻有一條,無法代償。同時,X染色體還帶有控製人體免疫反應的基因,可使女性比男性多20%以上的IgM抗體,女性的雌激素也能增強分泌抗體的細胞,提高人體抗病毒感染的能力,降低動脈硬化、冠心病的發病率,所以上了年紀以後,女性顯得多些。當然,因種族不同,性別比也有差異,而且人的壽命還與遺傳、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
為什麼黃種人頭發烏黑而白種人頭發呈黃色?
頭發像身體上其他毛發一樣,是皮膚的一種附屬物。頭發本身是由角化的上皮細胞組成的。所謂角化,就是指這類細胞已經像指甲般具有一定的堅硬性。人的頭發有一定的硬度,就是這個緣故。頭發的角化上皮細胞中含有黑色素顆粒,所以使得頭發出現一定的顏色。頭發的顏色隨人種的不同而有差異,黃種人的頭發顏色烏黑,是因為含有的黑色素顆粒特別多;白種人的頭發多為黃色,是因為含有的黑色素顆粒比較少。
老年人,由於各方麵生理機能減退,頭發裏的黑色素顆粒減少,所以發生白發。但是,少年或青壯年有時也會白發,這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與內分泌功能失調、重大精神刺激、思慮過多、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伍子胥(xū)過昭關一夜愁白了頭的故事,正好說明了這個問題。
歐美人的眼睛發藍,為什麼呢?
請你注意歐美人的眼睛。有藍色的,也有茶色的。眼睛的哪一個部位是藍色的或茶色的呢眼睛的正中間,即瞳孔是什麼顏色呢?
“瞳孔是黑色的。”
是的,人的瞳孔不論是誰,都是黑色的,隻是歐美人瞳孔周圍有皺紋的膜,發藍或者顯茶色。這就清楚了吧。
這種眼睛膜叫做虹膜。
可是,為什麼歐美人眼睛的顏色與中國人不同呢這跟人體中的一種色源黑色素的多少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