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者由外牆的一個門進入就看見整個建築物矗立在一個接一個重疊的平台上麵。這個聖殿的中心上方有一個61米高的塔。要到達那裏還要走過幾道門,一座台階和開闊的庭院,它的四周圍有四座較低的塔,它們是四個附屬寺廟的標記。吳哥寺豐富多采的雕塑裝飾與它嚴謹(jǐn)的勻稱設計形成對比。石雕上生動地描繪出印度史詩中的場麵。許許多多男女神靈以挑逗姿態歡騰、跳躍。在長達數百英尺的絡繹不絕的術廊的浮雕上展現了高棉曆史上真實人物。最受喜愛和反複出現的形象是高棉舞蹈女神受斯帕拉斯。吳哥寺是一項輝煌的成就,它體現了對體積、空間以及幾何體組合的深厚造詣。
法羅斯燈塔是怎麼消失的?
在地中海一個名叫法羅斯的小島上,有一座與金字塔齊名的法羅斯燈塔。
如今,這座巨大的燈塔已不複存在,人們根據羅馬帝國的錢幣上的燈塔圖案勾畫出了法羅斯燈塔的模型。整座燈塔高135米,可與今天現代化城市中的摩天大樓比美。燈塔由石灰岩砌成,柱子為花崗石,上麵有一些大理石和青銅裝飾。塔的底座呈正方形,仿佛一座矮牆,將塔團團包圍。塔身分上、中、下三層,底部高60米,也呈正方形,塔身周圍有好幾百間房屋,供管理人員、衛兵、天文學家居住,同時也是貯藏室所在地。
這座高大的燈塔發射出來的光芒也非常明亮,據說在距離它60千米遠的海麵上就能看到,塔頂上還裝著一麵巨大的反射鏡,本來就很耀眼的火炬(jù)光通過它的反射,使夜航船在離亞曆山大港很遠的地方就能找到方向。
這座世界第一的燈塔存在了一千多年後神秘地消失了。它到底為什麼毀壞、消失是自然的原因還是人為的原因造成的目前,我們還無法斷定。
遠古時就存在電池嗎?
1936年,伊拉克考古學家在巴格達城郊區發現了一大批波斯王朝時代的器物。其中有一些模樣古怪的陶器、鏽跡斑斑的銅管和鐵棒。陶器外形像一隻花瓶,高10厘米,白色偏黃,邊緣缺了幾個口子。瓶裏裝滿瀝(lì)青,瀝青中又有一個直徑26厘米、高9厘米的銅管,銅管頂端有一層瀝青和一根鏽跡斑斑的鐵棒。鐵棒高出瀝青絕緣體1厘米,上麵覆蓋著一層灰色偏黃的物質,看起來像是一層鉛。鐵棒的下端比銅管底座長3厘米,所以,鐵棒與銅管是隔開的。這個古怪的陶器看起來不像是容器,倒像是一組化學儀器。經鑒定,考古學家卡維尼格宣布,這是一個遠古電池。隻需要將電池浸在酸性或堿性的溶液裏,就會發出電來。
科學界始終不承認卡維尼格的發現,不過,德國學者阿倫卻用自己的實驗證實了卡維尼格的猜測。阿倫仿製了一個巴格達的古化學電池,果然能產生電流和電壓,並持續工作了18天之久。
史書上從來沒有對古電池的記載,到底那時候有沒有電池(chí),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水晶人頭有哪些未解之謎?
1927年,英國考古工作者米希爾·海德吉茲和他的女兒安娜,在英國杭特利城附近的盧巴·安吐姆城廢墟進行考察,偶然發現一顆水晶人頭,重約5公斤,用大塊水晶仿照人頭骨製成,鼻骨由三塊水晶拚成,眼洞為一塊圓型水晶,牙齒整齊鑲在牙床上。在沒有燈光的黑夜,透明的水晶人頭,發出耀眼的白光,顯現出一副麵目猙獰的形象,令人望而生畏。
有學者認為,這顆水晶人頭是3600多年前的古人製造的,其製作過程至少費時150年。另一些考古學家不同意上述論斷,他們認為,生活在3600多年前的古人,由於受當時科學技術水平很低下的條件所限製,根本不可能製造如此精美的水晶人頭。那麼,它究竟是何時由何人製造的呢?
對水晶人頭的爭論,目前學者們相持不下。它的真相究竟如何究竟是何時何人為何目的製造了水晶人頭至今仍是一個有待考古學家們去深入揭(jiē)曉(xiǎo)的謎。
複活節島石像是怎麼回事?
在太平洋的東南部,有一個麵積僅117平方千米的小島,這就是智利所屬的複活節島。複活節島雖然小,但在世界上卻大名鼎(dǐnɡ)鼎,因為島上存在一個千古之謎。
複活節島四周的海岸邊有600多尊巨人石像,這些石像一般高7~10米,重30~90噸,有的一頂帽子竟重10多噸。石像都由整塊的暗紅色火成岩雕鑿,眼睛是專門用發亮的黑曜石或閃光的貝殼鑲嵌上去的。石像一律半身,沒有腿,外形大同小異。巨人全部麵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態威嚴。壯觀的場麵完全可以和秦始皇兵馬俑媲(p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