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原始的勞動生活依靠最簡單、最實用的走、跑、跳、投,原始的勞動生活技能也就是原始的體育技能。所以,自人類誕生之日起,體育就產生了。
“黑馬”一詞是怎麼來的?
“黑馬”一詞最早見於英國前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的著作中。他在1831年出版了一部叫《年輕的公爵》的小說中,詳細描述了一場極為精彩的騫馬:比賽一開始,有兩匹奪標呼聲最高的良種馬一路領先,眼看穩操勝券;不料就在快要接近終點時,突然有匹不為人們注意的黑馬飛奔前來,奮力追趕,瞬時就將那兩匹良種馬遠遠拋在後邊。隻見這匹黑馬在觀眾麵前疾馳而過,在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第一個到達終點,奪得了這場比賽的最後勝利。從此,“黑馬”這一詞語便不脛而走,常在新聞報道中出現;不過當時還隻限於指在賽馬場上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奪冠的馬匹,而這匹馬在賽前人們普遍認為它獲勝的可能性原是微乎其微的。
到了19世紀40年代,“黑馬”這一術語已被開始引入政界,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資產階級政界人物的競選活動與賽馬場上的競爭場麵極為相似。
1844年,在競選美國總統時,紐約州的馬丁·範·比倫原來確信自己定可以獲得總統候選人的提名,當時一般人也如此認為。但由於他以得克薩期仍保留著奴隸製度為理由,竭力反對將得克薩斯作為一個州參加聯邦政府,因而失去了一些民主黨人對他的支持,投票結果他未能得到足夠的選票,沒有贏得總統候選人的提名。該黨領袖喬治·班克羅夫特隻好推薦當時在政界中尚默默無聞的田納西州州長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為總統候選人。經過一番激烈的競選活動,波爾克竟出人竟料地當選為美國的第十五屆總統。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轟動,使波爾克成了美國政界的第一匹“黑馬”。自此以後,“黑馬”候選人就成為美國政治生活中一句常用的術語。
今天,“黑馬”這一術語在新聞中已被廣泛使用。現在凡具相當潛力,而又能出人意料地奪得勝利的個人或集體,人們常常稱之為“黑馬”。
球類運動有多少種?
人類自有文明起,就與球結下了不解之緣。古人很早就玩球類遊戲了。那時的球,是用石頭、粘土、獸皮、木頭等製成,用於拋投遊戲。
現代的球類運動常見的有:足球、籃球、排球、網球、棒球、橄(gǎn)欖(lǎn)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十多種。還有許多一般人不太熟悉,為各國或各地區人民所喜愛的球類運動。目前流行於世界各地的球類運動約有40多種。
世界上最大的運動用球是“地球”。它的直徑達2米,外皮用皮或帆布縫成,內有橡皮球膽。玩時“地球”由許多人合力拋起,保持在空中飄蕩。歐美國家的學位,常把“地球”運動作為體育課的活動項目之一。
最重的球是地滾球,音譯為“保齡球”。球重726千克,可在草坪或室內地板上玩。
還有一些設計獨特、有趣的球類,如阿根廷的“鴨球”,是用一塊牛皮裹著一隻活鴨,把鴨頭與鴨足留在外邊。東南亞盛行的藤(téng)球,由8至10根藤條絞合編織而成,球上塗抹椰子油。還會發聲的球,會發光的球等,五花八門,舉不勝舉。
你知道倍受歡迎的“常敗球隊”嗎?
足球場上,人們常常為一場場激烈驚險、扣人心弦的高水平比賽而歡呼,而癡迷;人們常會把那些常勝球隊和技藝高超的球星奉為英雄。
可是你知道嗎?在捷克有這樣一支“常敗球隊”,同樣為人們所歡呼傾倒。這就是捷克有名的“醜角”足球隊——揚諾。
“揚諾”足球隊,在多場賽事中屢(lǚ)戰屢敗,往往大掃球迷之興,情急之下,想出絕招:設計訓練出各種“醜角”式的打球絕技,以逗笑之舉,討得球迷歡心。經過一番刻苦的鍛煉,球員們個個身手不凡。
比賽中,“揚諾”的球員可以一邊扭迪斯科,一邊盤球、鏟球;挺起胸膛頂球,撅起屁股停球;長傳短打中,隊員配合默契,或遲鈍、呆板,或魚躍、倒鉤。絕技盡顯,笑料用盡。逗得觀眾無不為之歡呼叫絕。在欣賞球藝的同時,還能欣賞到高水平的笑的樂趣,“揚諾”怎能不倍受歡迎?
你知道創造奇跡的一拳嗎?
拳擊運動曆來被稱為是“勇敢者的運動”,令眾多的人入迷,但同時拳擊運動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對。因為在拳擊史上,一些拳擊手在拳擊台上被打傷打死的事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