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偉大的創造(9)(2 / 2)

第2屆巴黎奧運會的會標主圖是一位金發女郎。與此相應的,正是在這一屆奧運會上,有11名女運動員第一次走進了奧林匹克賽場,終於衝破了舊習慣勢力對婦女禁錮(gù)長達2000多年的高牆。

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第3屆奧運會的會標糟糕透了,幾乎變成了世界博覽會的海報。因為當時該地正同時舉行世界博覽會,會標的下方競赫然印有“萬國博覽會”的字樣,這遭到權威人士的激烈批評。

中國是何時參加奧運會的?

國際奧委會於1924年正式承認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在1924年到1949年期間,中國一共參加過3次奧運會。由於政府腐敗,國運日衰,舊中國的體育運動得不到支持和發展,3次參賽皆無建樹。

新中國成立後,祖國的體育事業有了極大的發展。原中華體育協進會改組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並於1952年派出了體育代表團參加了第15屆奧運會。

可是,由於某些國家的阻撓,國際奧委會對於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該會的合法地位問題一直不予解決。1958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正式宣布斷絕同國際奧委會的一切關係。

直到1979年,隨著我國政治地位和體育運動水平的提高,國際奧委會經全體委員的表決,通過了恢複中國代表權的決議。

1980年第22屆奧運會在莫斯科舉辦。由於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中國沒有參加該屆奧運會。1984年第23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參加了21個項目中的16個項目比賽,一舉獲得15枚金牌、8枚銀牌、9枚銅牌,打破了“零”的紀錄,獎牌總數列第四位。

中國以自己的實力震驚了世界,從而證實了中國可以也必將成為世界體育強國。

殘疾人奧運會是如何起源的?

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始辦於1960年,是由國際奧委會主辦的專為殘疾人舉行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它每4年於夏季奧運會後舉辦一屆,迄今已舉辦過10屆。

1960年,在羅馬第十七屆奧運會結束兩周後,來自世界23個國家的400名殘疾運動員參加了在羅馬舉行的第一屆殘疾人奧運會。從1964年起,國際奧委會決定由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國家承辦殘疾人奧運會,但舉辦地點可不在同一城市。直到1988年,國際奧委會才作出新的規定,夏季奧運會和殘疾人奧運會必須在同一城市舉行。

殘疾人奧運會上設立的比賽項目需得到國際殘疾人體育協調委員會的承認和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批準。進行比賽時,按照一套預先製定好的分類和分級標準,殘疾性質和殘疾程度不同的運動員參加不同類別和級別的角逐。

1992年9月3~14日,來自85個國家的3200名運動員參加了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第九屆殘疾人奧運會。這屆運動會設立了田徑、輪椅籃球、滾木球、自行車、擊劍、足球(人製)、門球、舉重、柔道、遊泳、網球、乒乓球、射箭、射擊和排球等15個比賽項目。

第十屆殘疾人奧運會於1996年8月16~25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來自120個國家的3500多名運動員在為期10天的比賽中,打破225項世界紀錄,取得的成績超過以往任何一屆。美國、澳大利亞和德國分列獎牌榜前三名,金牌數分別為46枚、42枚和40枚。中國代表團共獲得16枚金牌、13枚銀牌和10枚銅牌,列獎牌榜第九位,在亞洲國家中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