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智者的智慧,學習仁者的豁達,哂笑愚者的蠢笨,品味百態人生,從而達到“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目的。

花木蘭替父從軍

北魏社會經濟經過孝文帝改革,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柔然、契丹等少數民族日漸強大,他們經常派兵侵擾中原地區,搶劫財物。北魏朝廷為了對付他們,常常大量征兵,加強北部邊境的駐防。

花木蘭從小跟著父親讀書寫字,平日料理家務。她還喜歡騎馬射箭,練得一身好武藝。有一天,衙門裏的差役送來了征兵的通知:每家必須派一個男丁去當兵。看到通知後,木蘭想到父親老邁年高,又怎能參軍打仗呢;自己沒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讓年老的父親去受苦,於是決定女扮男裝,以弟弟的名字,代父從軍。當木蘭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後,剛開始全家都不同意,木蘭想盡辦法來說服家人。木蘭的父親本是一個老英雄,看女兒一片赤膽忠心,又有超群的武藝,便答應女兒穿上戰袍,跨上戰馬,趕赴邊關去報效祖國。

木蘭隨著隊伍,到了北方邊境。她擔心自己女扮男裝的秘密被人發現,因此處處加倍小心。白天行軍,木蘭緊緊地跟上隊伍,不敢掉隊。夜晚宿營,她不敢脫衣服。作戰的時候,她憑著一身好武藝,總是衝殺在隊伍的前麵。在一次與敵兵交戰中,花木蘭見敵軍三人夾擊魏軍賀元帥,她一馬當先,解救了賀元帥,從而得到賀元帥的賞識。十二年過去了,身經百戰的花木蘭已晉升為將軍。一天夜晚,花木蘭巡營,忽聽群鳥飛叫,料想定是敵兵前來偷營,立即稟告賀元帥並獻計四麵埋伏,智擒偷營敵人。果然,敵軍中計,首領被擒。

從此,邊疆安定,戰事告休。花木蘭在戰爭中屢建奇功,同伴們對她十分敬佩,讚揚她是個勇敢的好男兒。

戰爭結束了,皇帝召見有功的將士,論功行賞。但木蘭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財物,更不敢與元帥的女兒成婚,她隻希望得到一匹千裏馬,好讓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應,並派使者護送木蘭回去。

木蘭的父母聽說木蘭要回來,非常歡喜,立刻趕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裏殺豬宰羊,以慰勞為國立功的姐姐。木蘭回家後,脫下戰袍,換上女兒裝。朝廷封花將軍為尚書郎,賀元帥抬著禮物,領著眾將,親臨花家探訪。元帥召見花將軍,其父喚弟弟出來參拜。元帥舉目一看,驚訝不是花將軍。花父沒法,隻好再喚花木蘭出來。元帥一見,更是驚訝,責備花父屢次隱瞞是何道理。花木蘭仿效男子聲音叫了一聲“元帥”,這才使元帥和眾將認出她就是花將軍。花木蘭將自己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報效祖國的經過稟告賀元帥。元帥聽後大為讚賞,稱她真是一位巾幗英雄。從此,花木蘭留在家中,孝敬父母,她的英雄故事,萬世流芳。

曹衝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等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隻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嘿,這麼大個家夥,可怎麼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

一個說:“隻有造一杆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隻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是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殺了,難道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

這時,從人群裏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馬上做好準備,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裏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麵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麵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