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發妹忍不住又摸摸媽媽的臉,摸摸媽媽的手,眼淚不停地往下流。她到豬欄邊,摸摸小豬的頭,摸摸小豬的尾巴,想到自己再也見不到它們了,不禁又紅了眼眶。
長發妹在屋門口說了一句:“媽,我走了!”不等媽媽回話,就甩甩長長的白頭發朝陡高山走去。
半路上有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榕樹。以前,長發妹經過這裏,總會坐在樹下的石塊上乘涼。於是她走過樹底,摸一摸樹幹,說:“大榕樹啊,以後我不能再來你下麵乘涼了!”
忽然,大榕樹後走出一個高大的老人,綠色的頭發,綠色的胡子,穿著一身綠色的衣服。他說:“長發妹,你去哪裏呢?”
長發妹歎了一口氣,低著頭不出聲。
老人說:“你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你是好人,我要救你。我鑿了一個像你的石頭人。你來大樹後麵看吧!”
長發妹轉過大樹後,看見一個用大石頭鑿成的石姑娘,很像自己,隻是沒有頭發。長發妹呆住了。
老人說:“山神要你躺在懸崖上被水衝,這苦可受不了呀!我把這石頭人扛到懸崖上,讓石頭替你受刑,隻是這個石頭人缺少長長的白頭發。小姑娘,你稍微忍受一下,我把你的白頭發扯下來,安在石頭人的頭上。這樣,山神才不會疑心。”
老人不待回答,就按住長發妹的頭扯頭發。一索一索地扯下,一索一索地安在石頭人的頭上。說也奇怪,扯下來的頭發一安上就生了根。長發妹的頭光了,石頭人的頭上卻長滿了雪白的長頭發。
老人笑笑地說:“姑娘,你回家吧,這村裏的田地有水了,你和村裏的人下田耕種吧!以後村裏人的生活會慢慢好起來的!”說完,他扛起石頭人,飛快地朝陡高山跑去。
綠老人扛著白頭發的石人,爬上陡高山,走到懸崖邊。他把石人放去上去,讓急流的泉水衝著。泉水衝在石人身上,依著石人的頭發流下山來,長長的,白白的。
啊!白發水!白發水!
長發妹靠著樹幹看呆了。她忽然覺得自己頭上癢癢的,伸手一摸,啊!頭發又長出來啦!啊!頭發又長長地垂下地來啦!她用手拉過前麵一看,啊!青黝黝的!她高興得跳起來!
她在大榕樹下等了許久,不見綠老人回來。忽然,微風吹來,大榕樹枝搖葉動,並發出了聲音:“長發妹,山神被瞞住了,你趕快回家去吧!”
長發妹望望陡高山上長長的白發水,望望山腳下青乎乎的莊稼,望望田頭地尾高高興興的人們,望望綠幽幽的大榕樹。她甩著青黝黝的長頭發,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梁山伯與祝英台
從前有一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台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但由於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堂讀書,祝英台隻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裏羨慕極了!難道女子隻能在家裏繡花嗎?為什麼我不能去上學?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麼就不能上學呢?
想到這兒,祝英台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一定不讓別人認出來,你們就答應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不住英台撒嬌哀求,隻好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天剛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子的模樣,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去杭州了。
來到學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此人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秀。她想:這麼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祝英台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於是,在學習上他們常常一起談詩論文,談得情投意合;在生活上他們相互關心體貼,促膝並肩,兩小無猜。後來,兩人結拜為兄弟後,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的時候了。同窗共讀整整三年,祝英台已經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後,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後,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學堂裏的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兩人早已心心相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