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了紀念這年的莊稼沒受到任何鳥害,糧食豐收,就把二月初一定為了趕鳥節,並流傳了下來。

黎族情人節

農曆三月初三是黎族的情人節。這一天,黎族青年一邊社交娛樂,一邊尋找自己的心上人。

關於“三月三”的來曆,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

上古時期,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人,遭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洪災。洪水淹死了所有的生物,隻剩下一對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二人長大成人以後,決定分頭尋找伴侶,約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回到燕窩嶺下相會。幾年過去了,兩人都沒有找到伴侶。後來,為了不讓種族滅絕,妹妹用竹簽刺花了自己的臉,兩人結為了夫妻,在燕窩嶺上開荒種地,紡紗織布,生兒育女。許多年後,兩人去世了,在山洞裏化成一對大石頭。黎族後代為了紀念他們,把石洞取名為娘母洞。

有一年三月初三,幾個黎族小夥子出來玩,發現路邊有幾位美麗的姑娘,於是便追了上去,想給自己挑選一個意中人。姑娘們很害羞,跑到娘母洞中躲藏起來。小夥子們趕到洞口,正準備進去時,忽然聽到“轟隆”一聲巨響,一塊大石頭從天而降,把他們隔開了。小夥子們在洞外高聲呼喊,苦苦等待姑娘們出來,一直等到黃昏,洞裏還是沒有動靜,他們隻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姑娘們躲在洞裏,聽到外麵沒有了動靜,頓時又不安起來。她們走出洞門,尋找小夥子們的蹤跡,來到一片荒野上,還沒有看見一個人影。她們正在著急時,忽然聽到幾聲哈哈大笑,小夥子們一個個從草叢中跳出來,一人一個,將她們牢牢抓住了。

姑娘們一個個羞怯地低下了頭,臉紅得像木棉花一樣,但是也沒有將手抽回來,這就表示她們已經接受了小夥子們。為了表示真摯的情誼,小夥子們順手折下路邊一種叫布任樹的樹枝,送給姑娘們。姑娘們接過樹枝,悄悄遮住了半邊臉,幸福地依偎到情人懷裏。

從此,黎族人便把這一天定為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日子。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會穿著節日盛裝,挑著山蘭米酒,帶上竹筒香飯,從四麵八方彙集到一起:有的祭拜祖先;有的三五成群對歌跳舞,吹奏樂器,歡慶佳節;青年男女更是在節日裏盡情狂歡,尋找自己的愛人。一直到天將破曉時,節慶活動才結束。

藏族沐浴節

從藏曆的七月六日至七月二十日,是藏族人傳統的沐浴節。男女老幼都要到附近的河中痛痛快快地洗個澡,並在水中盡情地嬉戲。沐浴之後,人們燃起火堆,喝著熱騰騰的酥油茶,飲著香醇的青稞酒,吃著香甜的糌粑,說古論今,彈弦唱歌。

在藏語中,沐浴節也稱“嘎瑪日吉”,意思是棄山星,即金星。據藏文曆書記載,棄山星有半年的時間在白天出現,另外半年在夜裏出現。在藏曆七月至八月初,拉薩地區的藏族人能用肉眼看見棄山星,傳說當它的星光照射在水上時,這些水都會變成藥水,能祛病強身。所以當棄山星出現的時候,藏族人的沐浴活動便進入高潮。

關於沐浴節的來曆,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個名醫,名叫宇托雲旦貢布。他的醫術十分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治,因此很受老百姓的愛戴。後來,藏王赤鬆德讚請他去做禦醫,專門給藏王和妃子們治病。但是,宇托進宮以後,心中一直放不下草原上的百姓,經常借外出采藥的工夫,給百姓治病。

有一年,草原上流行著一種可怕的瘟疫,許多人都被病魔奪去了性命。這時,宇托在遼闊的草原上奔波忙碌,為患病的牧民治病。他爬雪山、進老林,采來各種珍貴的藥材,救活了很多人。在大草原上,到處都在傳頌宇托醫生的功德,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藥王”。

不久,宇托去世了,人們非常悲痛。就在他去世後,草原上又爆發了可怕的瘟疫,而且比上一次更嚴重。那些生命垂危的牧民,隻得跪在地上,向蒼天祈禱,希望上天保佑他們。

一個晚上,一位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婦女夢見了藥王宇托。宇托告訴她,在第二天晚上,如果看見東南方的天空上出現一顆明亮的星星,就到吉曲河裏去洗個澡,洗完澡以後,病就會好起來。夢醒後,這位婦女按照宇托的話去做了。她在吉曲河中洗澡以後,曾經又黃又瘦的她,頓時紅光滿麵,身體也完全康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