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回 電磁雹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或作太形山。太行山位於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之間,走向為從東北向西南,北高南低,東陡西緩,北隔拒馬河與軍都山相對,南抵河南省的沁河平原,西翼連接山西高原,東翼由中山、低山、丘陵過渡到平原。山高為海拔1500米-2000米,山脊東側從河北平原拔地而起,許多地段有高1000米的斷層岩壁,所以氣勢宏偉。太行山形勢險峻,曆來被視為兵要之地。山西抗日戰爭時期這裏也是我八路軍所開辟太行根據地,無數的中華兒女曾在這片土地上與日寇英勇作戰,寫下了無數英勇悲壯抗戰傳奇故事。
華北的初秋,天氣依然有些熱。太行山麓下一片開闊的草地上開著零零散散的一些野花。時而一陣微風吹來,草地後麵的樹林上的樹葉沙沙的輕輕作響。忽然一顆紅色的信號彈騰空而起。在那樹林後一時傳來一陣陣馬達的轟鳴。就在轉眼間數架武直10以樹稍的高度呼嘯而過.緊跟著,從樹林裏駛出十數輛90式坦克,跟在後麵的是數十輛各種裝甲車。每輛車上都插著一麵小紅旗。我軍代號“山河2013”的實兵實彈演習就此拉開了序幕。
就在太行山腳下某空軍機場上,數架運-8型運輸機依次降落。機後的倉門緩緩的打開,一群群身著空降兵迷彩,全副武裝的士兵,快步跑下機飛在機場上集結。
紅軍指揮部裏,一位身著少將軍服的人正埋著頭在來回的跺著步。仿佛在思考著什麼。
這時門有人敲了三下門,緊跟著一聲有力的:報告。屋裏的將軍停下了腳步,抬起頭叫到:進來。
房門推開,進來一位身高約有一米八且非常結實的軍人,三十歲左右皮膚黝黑,但五官端正雙目炯炯有神,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他正是我軍南京軍區某空降旅的上尉連長唐思強。
報告旅長,一營一連連長唐思強前來報到。
嗯,來的正好。旅長說道:現在演習已經開始。這次演習不同於以往的演習啊,這次不但是實彈實兵,而且我們旅是從南方轉戰數千裏遠程機動而來。前期我們的遠程機動做的很不錯,部隊都按要求按時在指定地點和兄弟部隊完成了集結。但目前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從南方來,對這裏的氣候特別是地型都並不熟習。當然這也是指揮部要求這次演習要完全貼近實戰的需求。當然也對我們是一個考驗。
請旅長布置任務,唐思強說道。旅長說:今天叫你來就是有一個任務要你立即去執行,來看看這是我們空軍拍下的地圖。指著桌子上地圖上一片山區說到:你們一營準備明天在這一地區實施輕裝空降,由於這裏地型複雜正常來說也不適合空降所以重型裝備不可能帶去。不過這樣對方也很難猜到我們會把這裏當做突破口。但隻看這幅高空地圖還不夠,需要你去這個地區低空地偵察。為部隊空降選好地點。唐思強看看了地圖說道:這個峽穀兩邊的寬度一般在300-500米,峽穀內的兩邊相對高度在500-800米左右。應該能夠進行空降。嗯,旅長也點點頭。接著又對他說:但這一地區地型複雜,特別是峽穀內氣候多變,所以我們必需要進行實地的偵察後才能做出最後的準確的判斷。偵察機已準備就序,你現在馬上就出發。一定要選一個安全隱蔽的空降地點。明白嗎?
是,保證完成任務!唐思強向旅長立正敬禮。旅長說道:立即執行。記住,所選地點一定要做到安全,同時又能有利於部隊集結,還有必須離3號地區不能太遠,否則便不能起到配合主力部隊起到突擊的作用。
一架小型偵察機在山穀中穿行,這是一架Y-12輕型偵察機,在機身下部裝有地型3D測繪儀和攝像儀。在機倉內,一個年輕的軍人正專注的盯著設備上的顯示儀緊張的工作。這個年輕的軍人叫鍾振國,是一連的偵察排排長,看起來雖然年輕但從軍校畢業後已有3年多了是個非常有經驗的老兵了。唐思強在一旁站著時而看看他的工作情況,時而用望遠鏡從機窗上看看外麵的地型地貌。鍾振國一邊工作一邊對唐思強說:連長,我看有兩處可以實行空降,另有幾處地形太窄,用直升機機降還可以,如果空降可能不行。但是空降也有一定的難度,部隊下去後,必須要快速的集結,才能形成戰鬥力。同時如果時間長了容易被藍軍發現。唐思強點點頭說:前麵的峽穀越來越窄了,可能要找出好的地勢可能太難了。不過剛才那幾處離目標地域又有一點遠,會增加部隊行軍的難度,時間上的要求太高。鍾振國頭也沒抬看著屏幕上的測繪顯示說:我再看看分析分析。唐思強也沒再多說轉過身向機倉外看去。
突然飛機開始巨烈的晃動起來,而且越來越強烈。唐思強也站不穩了,用手拉住扶手向機倉外看去,這時飛機已經進入去層之中什麼也看不見了。看來這是遇上峽穀內的強對流雲層了。這時機長傳來聲音:老唐咱們遇上了強氣流,能見度太底,你們坐穩。我馬上將飛機拉高以免撞上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