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武鍾馗(1 / 2)

張不良與曹木蘭的這趟旅程即將劃上句號,隻剩去最後一個地方,找鬼葬營最後一個人。

那個地方在湘西,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縣城,名叫鳳山縣,而那條流經的江叫沅江,是洞庭湖的一條支流。

那個人就是武鍾馗陳家後人,單名一個忠字,根據文化九部的檔案記錄,陳家人在鬼葬營解散後,先隱居於天津山東一帶,後來輾轉南下,最後才落戶湘西,但不管身處何地,都一直傳承抬棺的行當,所以陳忠目前還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抬棺人。

說到湘西這個地方,相信流傳最廣的就是趕屍了,有人說這是源自茅山的一種道術,也有人說這是一種巫術,因為湘西地處湖南西北部,是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人口以土家族和苗族居多,而這兩族正是信奉最古老詭異的巫術。其實先不論趕屍之術的淵源,也不提趕屍人的厲害本事,湘西一帶之所以流行趕屍,是應了人死要落葉歸根一說,也正因為有這個古老傳統,所以就算到了現在這個火葬流行的年代,在這裏的偏遠地區還一直堅持土葬,正因如此也為抬棺人留了口飯。

再說回抬棺這一行,別看跟入殮跳神紙人比起來隻像個苦力活,其實要說起它的曆史,那比這三行可要古老多了,因為真正的抬棺源自於秦朝。

公元前210年,秦王嬴政病死在沙丘宮平台,據史料記載,趙高李斯為防皇子造反秘不發喪,私立胡亥為秦二世,並在回朝途中將秦王的棺材藏在轀輬車中,特意調派了隨行的幾員功勳將領守衛。在這之後,秦王朝在短短幾年間崩塌,但用功勳之將為王公的靈柩送行居然被爭相效仿,畢竟誰都想擁有帝王的待遇,哪怕是死後。當然並不是誰都能指使有地位的功勳之將來送葬,所以久而久之衍生出了特定的一個職位,這些人在軍中的官階並不高,大多是王公權臣的親兵私兵,被稱為衛靈大夫,就跟曹操封的摸金校尉一個來路。

衛靈大夫就是抬棺人的前身,因為貴族的靈柩出於地位的象征都十分巨大,所以一般需要八個孔武有力的衛靈大夫合抬,正如雷步槍形容的陳家人,力可一夫當關。至於後半句氣可嚇退百鬼,這正好總結了抬棺人後來的發展,因為死人除了有陰穢之氣,還有怨氣,怨氣重的死了就要“鬧”,加上送葬路又稱黃泉路,既然要抬棺走在黃泉路前頭,所以必須是陽氣極重之人方能勝任,這讓抬棺人這一行當在漢朝時鼎盛發展。

所以抬棺人的本事是,不管你生前是何人,死後是何鬼,抬棺一起,入土為安。

在鳳山縣往南走五十多公裏,有個雪塘裏村,同樣挨著沅江。

因為這裏以土家族人居多,地理位置又比較偏遠,所以整個村子還是以蓋青瓦的吊腳木樓為主,花格窗木欄扶手,古色古香。

一輛大巴車在村口的石子雪路上開過,留下了五個人。

背著牛皮書包的曹木蘭拿起手機,撥通了一個手機號,其實要說起這個手機號,她還真有一口血好吐。

因為陳忠的檔案在鬼葬營五個人中是最少的,而且這個抬棺人從來不用手機,也從不出遠門,平時做個莊稼漢,有喪事了才去幹抬棺的活,所以檔案上留的號碼是他所在那個村的村長的,可是當曹木蘭以湖南省文化部的身份撥通村長的電話,卻被告知陳忠接了活來這個雪塘裏村抬棺,還好這個村長有雪塘裏村村長的電話,所以曹木蘭現在撥打的,是雪塘裏村村長的手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