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旗樓的茶牌,在那個江湖還在的年代,是極為講究的。
客人憑牌點茶,要說最貴最稀罕的茶,當然是茶牌王下武狀元,茶是福建正宗的大紅袍,摘自九龍窠岩壁上的那幾棵,幾年前20克曾拍出15.68萬元的天價。之所以叫王下武狀元,是在九旗樓創立之初,奕訢王爺常在此論武,請武林各門派年輕翹楚切磋角逐,勝出者可與奕訢王爺同飲一壺大紅袍,成王府座上賓,從此官運亨通,因為要區別於科考的武狀元,所以就以王下武狀元來命名這個茶牌。
要說最常點的茶,自是茶牌相忘江湖,茶是洞庭山的碧螺春,因其清香芬芳,相傳此茶由一姑娘在莫厘峰砍柴時發現,所以取了這麼個特別有江湖味的茶牌,尤其受武林年輕人士的追捧。
要說最難點的茶,便是茶牌不動明王,茶是廬山的雲霧,由僧侶攀危崖,冒飛泉,采來野茶填穀栽種,其實此茶牌不是因為雲霧茶自身的特點,而是因為它的產地廬山,有道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所以此茶是江湖人士討教坐擂,解決恩怨時特用,正有一山孰高的蘊意。而用不動明王四字,說的是點了此茶就人如明王不動,無論是應戰還是邀戰,不敗不休。
九旗樓茶牌數量三十有餘,各對應一款茶,當然現如今好些茶已經絕跡,所以一些茶牌隻剩名字,隨著這座樓一起衰落了。
在二樓雅間,九旗樓這代女主人請張不良喝的一壺茶,茶牌叫弱水三千,經曹木蘭相問於老人,才知這是女流愛點的茶,取自“弱水三千,隻取一瓢”。因為此茶是白毫銀針,素有茶中“美女”之稱。
不過張不良並未當麵見到本尊,因為她坐在隔壁雅間,不打算露臉了。老人就靜靜站在兩雅間之間,雷步槍想耍滑去看一眼,也被人家直接笑著送回位置。
一時整個九旗樓變得安靜,因為張不良跟樓主開始對話了。
“九門修羅,要是換在清朝那會,你以扶龍天羅衛的身份進樓,那我們九旗樓就拒不見客了。要是以小龍虎山張家人的身份,那麼我會讓你憑本事上樓,從頭櫃開始就讓你過關,可惜九旗樓光景已不在,如今九旗樓的好手隻剩楊老先生了,怪就怪這個地方終究是個是非地,太平盛世就沒有存在的理由了。”
說到這,這位楊守田老人朝雅間內的樓主靜靜一鞠躬。
張不良看到這一幕心中也有唏噓,他雖然不是習武之人,之前也不怎麼了解,隻知傳統武術分南北流派,內外兩家,內家以太極形意八卦為代表,外家統稱少林。要是從流派來論,當屬這五大流派:崆峒、武當、少林、峨嵋、昆侖。不過他偶然中讀到過一本書名叫《逝去的武林》,講的是清末民國武術界的一段故事,見證了中華武術的最後一個黃金時代,裏麵的主人公是中國武術界的一位至尊前輩,形意拳大師,一生卻幾經沉浮,最後在北京西單看門近五十年。
這時張不良忽然想起了李長胤的那句話,因為他也曾說過有幸趕上了那個大時代,見證了道教的最後一道餘暉。
看來在清末民國那個大雲力亂年代,是中華武術的最後一個黃金時代,也是李長胤口中道教的大時代,這讓張不良心底由衷生出了向往。
隻見茶牌為弱水三千的白毫銀針在杯中芽芽挺立,白雲疑光閃,蔚為奇觀。幾人安靜聽著樓主繼續說道:“不過九旗樓欠你們張家兩份大人情,同治八年一份,一九一二年一份,有人說那是你們張家人做給天下武林看的,更有腹黑者論斷是你們張家變著法羞辱天下武林無能,在我看來,人情就是人情,今日本該親自拜見,但過去之人確實無顏以對。”
曹木蘭作為宅女很難懂過去之人是什麼意思,不過張不良能會意,笑著回了句:“沒關係。”
“好了,閑話少敘,你這趟來九旗樓是為何事?”樓主直入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