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花剌子模(1)(1 / 3)

見到學者阿日善,寶音簡單交流了一下參觀成吉思汗陵之後的一些想法。此時,阿日善卻提出去鄂爾多斯的百眼井看看,寶音第一次聽說到“百眼井”這個詞。驅車到鄂托克旗公其日嘎鄉的阿爾寨石窟的景區接待處後,已經距離百眼村井不遠了。也許是興致不錯,寶音看到附近有給遊客租賃馬匹的人,便提議三個人騎馬去那裏,這樣感覺更愜意一些。一路上他們在談論著百眼井的事情,而寶音好像在想著別的什麼事。

在這片高原上,景色有一種神聖的美。寶音和包綺麗見到了被阿日善說得神乎其神的百眼井,80多眼井口仿佛灑落在一個巨大的棋盤上的棋子,密密層層地分布在那裏。

寶音下馬後朝井眼走去,他摸了摸口袋裏的金蝠牒,總感覺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力量在附著他。

“這塊地不大,大約寬100米,長300米,但是這裏卻有近90眼井,有的深十幾米,有的則深幾十米。”阿日善介紹道。

寶音發現,這些井的井壁非常光滑,不像是人工開掘的,而且猶如一個光滑的涵管,筆直向下,四周並無用來攀爬的台階。

“我不認為這是成吉思汗的軍隊在這裏開掘的井。”寶音一邊注視著井口,一邊說。

“那依你之見,這百眼井是怎麼來的?”阿日善問道。

“至於怎麼來的我還需要仔細研究一下才能知道,但我斷定,這絕不是用來取水飲馬的井。”寶音肯定地說。

“哦?寶音博士,這麼肯定地說,那一定有您的道理吧。”阿日善興致大增。

“你們看——”寶音指著井眼說,“如果是挖井取水,怎麼能這樣密集呢,它們之間的距離太近,一來這樣不安全,取水也不方便。想一下,整個軍隊的士兵和馬匹的數量加起來用水量是多麼大,就是二十四小時輪班來取水也要不中斷地供應。這裏應該人多,非常擁擠就沒有安全,取水就極不方便。二來,井與井之間距離太近,會導致水量不均衡,有的水井水多,有的根本沒水,反而不利於取水,這樣挖水井顯然不符合常理。更大的疑點就是這些井的深度不一,你們看,在300米之內的地方,卻交織著不同深度的水井,80多口井……甚至更多,有些已經被黃沙掩埋,它們聚集在一處,這合理嗎?就算是挖井取水,同樣的深度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有些深,有些淺呢?這顯然不符合規律。”寶音耐心地提出他的看法。

“有道理,這麼說來,這個百眼井還真有點神秘了,那您認為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不可能是自然形成,自然界沒有理由唯獨在這巴掌大的一塊地方造出這麼些深井。”阿日善提出了他的疑問。

“這個現在還不好說,不過我從您所說的傳說中似乎已經明白了這些井的用途。”寶音若有所思道。

“是什麼傳說?”包綺麗湊上前問。

“哦,這裏一直都叫作‘敖楞瑙海音其日嘎’,相傳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時屯兵於阿爾巴斯山。有一天成吉思汗帶著108隻獵狗在草原上狩獵。當時烈日當空,人困馬乏,獵狗也非常焦渴。這裏沒有清泉也沒有水井,成吉思汗心急如火,命兵器巨匠堯勒達日瑪,為獵狗一眼又一眼地鑽井,瞬時鑽出108眼井,解決了燃眉之急。”阿日善認真地解釋道。

“這是我聽到過的最荒唐的傳說。”包綺麗笑道,“一條狗用一口井?如果是我,我就不做那種愚蠢的事,我想隻需一口井就能解決問題。”

“傳說嘛。”阿日善扶了扶頭上的羊絨帽子說,“一般都認為是軍井,行軍打仗,如果周圍沒有水源的話,隻能鑽井取水了。”

“附近沒有湖泊或河水嗎?”寶音突然問。

“當然有,阿爾寨石窟、百眼井、馬駒湖、布龍湖以及千裏溝是鄂托克旗的著名文化品牌,其中烏納幹布日都,也就是馬駒湖,就在附近。”阿日善鄭重地回答道,用他的衣角擦著眼鏡。

“這麼說來,挖掘規模如此龐大和密集的百眼井就更沒什麼必要了。”寶音笑笑說,“如果成吉思汗取水的話,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辦到,他們可以去馬駒湖或布龍湖,而為什麼要在這裏耗費時間和精力開井呢?”

“馬駒湖也有一個傳說。”阿日善想了想說,“相傳蒙古軍與西夏交戰時,術赤單槍匹馬,闖入敵營,被西夏軍團團包圍。他英勇奮戰,奪道突圍。他的坐騎雖然受傷但是仍然頑強地突破重圍救出術赤,然後就在這個湖邊死去了。術赤在悲傷中把這匹馬安葬在這個湖畔。傳說為了懷念心愛的坐騎,術赤還命工匠製作了一把馬頭琴,用這匹死去的馬的鬃尾做成琴弦編創了一首讚馬歌,讓手下的將士們演唱和演奏。時間久了,這匹馬的遺骸變成了一匹金馬駒。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湖水就會噴湧出萬丈光芒,金馬駒從湖水中飛出,在湖邊蹦蹦跳跳,後來這一帶就盛產蒙古駿馬了,所以才叫作馬駒湖。”

“現在就去看看吧。不過神話故事我相信都是杜撰出來的,現在很多地方,沒有傳說也要杜撰出傳說來吸引遊客。還好,起碼沒說馬駒湖中出現水怪。”寶音笑著說。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奔跑,他們騎馬到了一條小溪旁,又越過小溪繼續前進,最後來到額爾和圖山。

“是一座山,馬駒湖在山那邊?”寶音勒住馬問道。

“我們隻能下馬登山,到山頂就可以看到馬駒湖了。”

“難道是成吉思汗的騎兵無法越過山嶺,於是在這裏開井取水的?”包綺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