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燒殺搶掠
“大聖又在焚山了。”
遠處,一個小和尚目視著蒼翠濃鬱的獅駝嶺燃燒起來的火焰像一朵盛世而開的紅蓮在天地之間盛開。紅蓮火焰上紫下黑,而花芯看起來是一種十分詭異的璀璨妖豔紅色。此火也因此得名——紅蓮業火。
“嘿,是啊,自從碰到那個把大聖眼睛都吹瞎的黃風怪開始,到現在都沒停止過,我們這位大聖,心機很深,而且殺伐果斷。”另一個和尚說。
小和尚臉上露出些許迷惑之色,說到:“大聖為何如此執著於焚山?不知‘佛心無漏’的梵音師兄能否指點指點師弟。”
梵音微微一笑說;“你自己心中有沒有那些想法?可以先說說看。”
小和尚說:“是,我想這些小妖看似不入眼,卻也有數萬之眾,我們這樣一路走到靈山,除了幾個漏網之魚,大妖都被諸神佛降服或殺死。但是他們手下的小妖就不同了,一路下來,怕是結仇結怨的有幾百萬的小妖,如果放任不管,出幾百個大妖很正常。大聖是怕以後他們天天來尋仇?”
梵音讚同地點了點頭,說:“不錯,這明裏尋仇的大聖不怕,就怕他們暗地尋仇、背後耍陰謀捅刀子,這些處理起來很麻煩。而且有些忠心的小妖學會一些秘法鐵心與大聖同歸於盡,處理起來更麻煩。我們這些藏在雲層裏的人物倒不怕,我們的先鋒大聖可就成了三界妖族共同的複仇對象。就算他日做了佛祖,法力無邊,也是後患無窮。相比較來說,這未雨綢繆的焚山實在是簡單多了。”
“大聖如今也是個明眼人了。斬草要除根,除惡務處盡。思慮周全,已經快要達到佛心無礙的境界了。”梵音說。
梵音扭過頭來,又叮囑小和尚說:“徹視你還隻是‘他心無漏’的境界,所以更要好好修行自己的佛心。佛心才是我們的根本,神通總歸都是他物。“他心無漏”雖能看遍三界,直指人心。但若自己佛心有漏,又能看穿什麼呢?雖然我們的任務僅僅保護唐三藏,但不能把西遊當成唐三藏自己的西遊路,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西遊路。”
梵音佛心無漏,這話當然是自詡自己在佛心修煉上還勝大聖一籌。
他這番話說的很開心,很盡興,又說道:“隻是這大聖焚山還有第二個目的,恐怕你萬萬想不到了,那就是……”
此時,在最前方的僧王“佛奴”聞言一睜眼,皺眉說道。
“徹視、梵音,佛子慎言!”
這兩位和尚頓時肅穆垂首收手合十,恭聲說道:“是。”
雲層上的十八護法迦藍神又歸於寂靜。
僧王“佛奴”垂眼看著獅駝嶺的熊熊火焰,心裏不知道在想什麼。他嘴唇嗡動,如果靠近的話,就會知道他不是在念佛經,而是在喃喃自語:“我正親眼見證著一個三言兩語就被鼓動起來大鬧天庭的妖猴,一步步成長到今天這個思慮周密、如此有心機的大聖。”
“這到底,是福是禍?”
十八珈藍在雲頭站著,他們是人物是守護唐三藏師徒。順著十八珈藍的眼光看去,正好能看到唐三藏師徒。
從唐三藏師徒的背後看去,他們在道路上的背影在陽光的照射下被漸漸拉長。
同時,在他們的背後,昔日被稱為洞天福地、綿延有七百裏大地的獅駝嶺化為一座座黢黑的山脈;昔日對僧人趕盡殺絕的滅法國變成今日僧滿盈朝的欽法國。
他們是西遊取經團。
對人們來說,他們是吃齋念佛、樂善好施、樂於助人的取經團隊;他們是佛門和藹可親、普度眾生的形象代表;他們是佛門在地仙界的天下行走。
而在妖怪眼裏——在他們出現的時候,麵善如佛祖;在他們離去的時候,背影像惡魔!
因為對妖魔鬼怪而言,西遊取經團做的事一直是——燒殺搶掠。
凡是妖怪的洞府,燒。凡是妖怪的手下,殺。凡是妖怪的法寶,搶。凡是妖怪的東西,掠。
取經團隊已經把太多的洞天福地變成了窮山惡水。
而今天,他們終於遇見了一處天生的窮山惡水。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霧突然多了起來。一開始是迷迷蒙蒙的霧氣,越前行,霧氣越是濃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霧氣已經把唐僧四人的周圍圍繞了起來,一行四人前不見行人,後不見來者,茫茫濃霧充塞於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