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鬆下重才求發展(7)(1 / 3)

稻井說:“工廠裏人多的地方,就是開發機械的突破口。”人多,說明自動化程度不夠,所以要開發新的機械。在稻井領導的那些工廠,總有新機械被開發出來。

稻井說:“人多了,不能解雇,而是要創造工作,交給他們去做。”稻井的機械合理化、自動化改造,必然使許多人員被替代,因而造成剩餘的人員。一般企業的處理方法,也許就是簡單的解雇了。稻井卻不這樣做,他要創造新的工作,安排這些人。實際上,稻井工廠裏總育新機械開發,所以也就總育人要參與到這個越滾越大的雪球中來,自動化替代下來的人,遠遠趕不上新機械開發所需要的人數,稻井給人展現的是一幅良性循環的景象。

從這些介紹我們不難看出,稻井不愧是鬆下麾下的能言能行、文武雙全的戰將。

沒有太陽,花就不能開放,沒有愛情,就沒有幸福;沒有女性,就沒有愛情;沒有母親,就沒有詩人和英雄。

——[蘇]高爾基

(二)空手道高人——木野親之

木野親之畢業於大阪大學工學院。早在大學期間,他就參加丁鬆下的PHP活動,對鬆下幸之助深感欽佩。就因為這種機緣,木野畢業以後進入鬆下電器。他被分配到通信機部門,一直擔任企劃工作。1956年,29歲的木野晉升為科長。1961年,調任鬆下通信工業東京營業所。

1962年,鬆下幸之助應人之囑,接管了東方電機。這是一向經營很不景氣的工廠,鬆下接管它,除了經營的考慮外,也有道義的原因。故此,鬆下在2月接觸,5月注資入股,7月1日派年僅35歲的木野親之就任常務董事,木野隻是每月出席一次該公司的常務董事會。令人吃驚的是,這家公司的業績8、9、10三月連續下降。

就在這時,在此關鍵時刻,木野被鬆下派往該公司常駐,而不是一月一次。

木野請求鬆下給他一些資金帶到公司,以扶持生產的發展,但鬆下堅決不同意付給。

木野無論如何請求、解釋,鬆下都不答允,鬆下對木野說:“無論如何,去了再說,去了就絕對能解決問題。”

就這樣,木野兩手空空地來到了東京電機。迎接他的工會幹部立刻把他請到了會客室,問他帶來了什麼。當聽說木野既未帶資金、也未帶訂單來時,那些人感到了深深的失望。

木野從鬆下的言談中悟出了許多道理,他覺得,自己帶來了更重要的東西,即鬆下的“信用”。他是代表鬆下來到此公司的,這表示東方電機的所有債務鬆下都會承擔,而鬆下所能承擔的,又豈止是幾億幾十億資金所能衡量的!

就這樣,木野兩手空空地開始了他的工作。由於鬆下的信用,贏得了以前東方電機關係銀行三井銀行的融資支持。木野如魚得水,大展拳腳。由此,他更加佩服鬆下的能力。不過,木野自己除了欽佩鬆下之外,還有幾分自豪:他沒有作資金搬運人,而是做了一個真正的經營者。

(三)捕風捉氣人——西田千秋

他很精明,鑽了老板的空子,又能讓老板心服口服;他很能幹,居然把風和空氣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撐起了鬆下電器的一大支柱。

1956年,鬆下電器與日本電氣精器的大阪製造廠合資,設立了大阪電氣精器公司,製造電風扇。當時,鬆下幸之助委任原該廠社長高橋荒太郎為董事長,鬆下電器公司的西田千秋為總經理,自任顧問。

這家公司的前身,是專做電風扇的,後來開發了民用排風扇。但即使如此,產品還顯得很單一。西田準備開發新的產品,試著探尋鬆下的意見。鬆下對他:“隻作風的生意就可以了。”

當時鬆下的想法,是盡量讓鬆下電器的附屬公司盡可能專門化,以圖有所突破。可是鬆下精工的電風扇製造已經做得相當卓越,頗有餘力開發新的領域。盡管如此,西田得到的卻是鬆下的否定回答。

然而,西田並未因鬆下這樣的回答而灰心喪氣。他的思維極其靈活與機敏,他緊盯住鬆下問道:“隻要是與風有關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嗎?”

鬆下雖不解此間的真正含義,但西田所問和他的指示吻合,所以回答說:“當然可以了。”

四五年以後,鬆下又到這家工廠視察,看到廠裏正在生產暖風機,便問西田:“這是電風扇嗎?”

愛情對於少女們的心靈如春的陽光的沐浴。

——[秘]裏·帕爾瑪

西田答:“不是。但它和風有關。電風扇是冷風,這個是暖風。您說隻要是風就行,我們生產的正是風。”

鬆下聽後,恍然大悟幾年前西田所提那個問題,並對西田增加了幾分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