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是比日本富裕的國家,而飛利浦公司又是一家大公司,所以該職員的收入可能也相當可觀。招待外國人到自己家裏去,總不能以一杯咖啡就可以打發,總得請頓晚餐什麼的,各方麵都得花些費用,但是那位職員卻很熱情地招待他。
鬆下聽完這報告,就想,飛利浦這家公司之所以能發展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在於這一點。大家對工作都必須由衷地服務才行。就因為這種精神,整個社會才能發展,大家才能幸福。
堅持始終如一的原則,並且心存感謝與服務誠意,必使一切利益又回饋到自己身上。
1904年11月,日俄戰爭的中期,當時的鬆下還未滿十歲,就從故鄉的歌山來到大阪,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
剛開始,他在一家鋪子裏,從事保姆兼學徒的工作,但隻工作了三個月,這家店鋪便關門了。於是老板便介紹他到一家腳踏車店去工作。
車店的老板是五代音吉先生,年約四十歲,老板娘三十歲左右。鬆下回想起從前,覺得自己能有今天,全是在這六年裏,接受老板和老板娘的嚴格指導,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邁入商業的領域所造成的。
由於當時五代夫婦沒有孩子,就把四五個學徒中最年幼的鬆下,當作親生孩子一般地疼他、照顧他。
有一次,請攝影師來給大家照相。不巧那天鬆下剛好有事要出去辦。當時鬆下原本打算在約定的時間以前回來,沒想到因對方拖一點時間,錯過了約定的時間。辦完事後,鬆下就急急忙地趕回來,到家一看,攝影師已經走了,鬆下就覺得很難過,所以忍不住就哭了起來。老板娘看他怪可憐的,就特意帶他到照相館去照相。
鬆下認為,當時他那麼小,之所以能夠接受這些嚴格的訓練,不斷地努力工作,都是與這種溫暖的氣氛分不開的。
當時,鬆下每天早上起床時間,夏天是五點,冬天五點半。起床後,將內內外外打掃幹淨,然後看人家怎麼陳列商品,怎麼修理腳踏車等等,並在一旁幫幫忙忙,直到晚上七點才能鬆口氣。到了晚上,老板和老板娘就利用這段時間,教鬆下他們一些做買賣的方法,和做一個商人應該有的態度,甚至當一個人所應該有的態度等等。
比如,當鬆下要去拜訪親戚或客戶時,老板娘會這樣教鬆下:“去拜訪對方,首先要打聲招呼,例如‘今天天氣好’,然後將拜訪的目的說出來。現在照我所說的做做看。”於是鬆下就照她所教的,將應對進退的禮儀牢牢記著,出去拜訪時,記下對方的答複後才回家。有時候,會因為聽錯老板交代的事情,或沒有照老板所說的去做,而遭到一頓責罵,甚至一記巴掌。但正因為經過這些磨煉,一個人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學到做一個社會人應有的常識,以及當一名商人應有的見解和思想態度。
財富是了不起的,因為它意味著力量,意味著閑暇,意味著自由。
——[美]羅威爾
五代先生是從零售腳踏車及修理腳踏車起家的,後來又兼做批發,最後成為一名成功的專門批發商。他做買賣有自己的特殊風格。
就拿賣腳踏車來說,大抵都有固定的價格。但有些客人會要求減價,這時五代先生就會說:“這個價格是我所能定的最低價了。絕對不能再便宜。如果再便宜一點,我就沒有利潤可得,沒利潤我怎麼做生意?不但我的店無法維持,對顧客的服務,也無法做好。”他會斷然地拒絕對方,並以堅強的信念,嚴格地執行售後的收款事項。
但另一方麵,他也能徹底實踐對顧客該盡的禮儀和責任。一般人總是用嘴巴說,要如何為顧客服務,而五代先生卻以實際行動,實踐這項信條。因為是做生意,所以他對販賣或收款的要求,都很嚴格。但是對顧客常心存感謝,隻要客人一表示有什麼問題,他都會盡力援助。他常說不斷地為顧客效勞、服務。是生意人該做的事。
比如說,商品賣出後,就要詢問顧客,這產品是否實用;或者逢年過節時,必須禮貌地向顧客問好。還有其他很多種方式。總之,要時常對顧客表示感謝,使顧客感到滿意。這樣即使別家商店也有相同的東西,顧客還是會主動到五代的店裏來買。
鬆下從小就在五代的店裏耳濡目染,親身體驗做買賣的方法以及各種經營之道,在不知不覺中受益不少。這使鬆下在獨立做買賣後,能夠像五代先生那樣,將提供顧客的服務,當做是最重要的事情,使顧客樂意來買鬆下的東西。
總之,對任何事心存感謝,是非常重要的。假如心存感謝,一切事情將會回饋到自己身上。凡是對得到的恩惠,能夠真誠感謝的人,就是懂得快樂的人,也是非常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