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間茶寮(1 / 2)

峨眉山,二峨山一角……

李紹背著鼓鼓的旅行包,一手提著竹杖,仔細抽打著路邊的雜草藤蔓,清掃著冬日山間的晨露。

山間霧重,何況是冬天的峨眉。他也不管自己濕透的褲腿,身為威名赫赫的兵王一名,這點困難隻是小菜,但是身後的首長可不一定能承受這晨間寒露。

李紹心中有幾分惱怒,那峨眉上的李真人真真可惡。既然指點何不送佛送到西,偏就一句:二峨山腳有間茶寮,最好周末去,如有機緣,或能解此困厄……這峨眉遍地茶館,誰知是這百十家中的哪一家啊?

何況首長好不容易幾天空閑,盡在這大冬天的深山裏轉悠,萬一病了咋整?花了兩天,好不容易卡在周末前,不得不借助當地政府,才打聽到了這個……坑爹的有間!茶寮!就是這個名字!!

經林壩翻犀望山過磨刀溪(大致地點,本地人勿深究),幾裏山路不算太遠。好在這條山路常有人走,不算難走。前頭也有三兩旅人,不致走錯了路。霧也散盡了,就是露重了些,自己還要盡心點才是……

“老板,你說這有間茶寮怎麼取這麼個名字啊?這老板的惡趣味……”李紹搖頭,真真無語。

“嗬嗬,有間茶寮,這不就是有間茶寮嗎?這名字還真有幾分看山還是山的韻味,其中或許真有高人呢。”首長也是經曆過風雨的,這山路本就不難走,何況還有李紹掃除露水。他正猶有餘力的打量周遭山色,眉間的憂慮也淡了幾分……

改開十餘年,雖然成績卓著,但不可避免的積累了重重矛盾困難。兼且剩下的都是最為棘手的大頭,改開已到了關鍵時刻。蘇聯倒了,美國更是視天朝如眼中之釘,屢屢發難!偏偏定海神針年事已高,身體狀況堪憂,最近更是頻頻告警!暗流洶湧間,稍有不慎,十餘年成果,怕是就會付諸東流。

這次來峨眉,本是到蜀省調研。奈何身為領隊,除了坐鎮中央,不可避免的天天虛應唱和。雖能理解地方的無奈與難為,但是,煩不勝煩啊。索性丟下真正工作的工作組,跑這躲幾天清淨。

在山上遇到道協的李真人,想到此人醫道不俗,靈機一動便將d公情況道出。也不知是真的無能為力,還是不願涉此因果,隻是推托。好說歹說,才指了這麼一條,帶著幾分故弄玄虛的路。

沿著磨刀溪的一條支流上溯,轉過一個拐角,水聲陡然轟響。望去卻見一道六七米高的水壩,將窄窄的溪流截斷,之上架著一道長約兩丈的單孔拱橋。奇怪的是,這水壩拱橋好似用亂石堆就,棱角崢嶸,毫不齊整。拱橋一側,刻著霸氣飛騰的龍門二字。溪水便從孔洞中如白龍般轟然砸下,卷得四周霧氣翻滾。這水瀑雖小,卻很有幾分氣勢……

爬上橋頭,卻似換了天地。

此時已是九十點左右,暖日和風。橋外除水瀑再無霧氣,橋內無論是湖麵還是遠處湖心島,都是雲霧繚繞。那雲霧,湖中略淡,依稀可見微瀾青荷。卻將湖心島周遭二三十畝,包裹的嚴實,和著微風,也不四散,仿若寶珠。兩道霧龍高騰,勾連大峨二峨,好似二龍戲珠。映著陽光,竟是見鬼的七彩隱隱、煙霞渺渺!漾著微風,虹橋碎斷、佛光隱現、心燈生滅……種種奇景,竟似將整個天下雲海奇景,濃縮在這方寸之間!

“嘶……”兩人不由倒抽口涼氣!兩人也是踏遍河山,胸有溝壑之人。尋常雲霧,哪裏能在這咫尺之間,生出這等玄妙!雖說這峨眉號稱蜀中第一仙山,雄秀天下,但這等洞天福地,真是生平僅見!

橋上還有二三旅客駐足,有西裝革履,也有山間農人……竟還有一老者手持羅盤,口中喃喃,不時走動。時不時飄來幾句,依稀是些寶穴龍潭、福地天成之類風水術語……

“首……老板,這裏……莫不是真住著仙人吧?”李紹有些語無倫次了……

“虧你還是d員,這世間哪有仙人?不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此間山水如此不凡,主人當不會是凡俗就是。”

首長說是如此說,但神情又輕鬆了幾分。當先向著岸邊一道山梁行去,那裏有座門坊。

那門不高,牌坊式樣,大竹架成,蓋著稻草,挑著一盞竹製燈籠。牌坊中間寫著有間茶寮四字,字體飄逸。

最有趣的是,門邊斜臥著一塊滿布苔蘚的石頭,上書“蓬門今始為君開”。真是蓬草之門,嗯,沒毛病……

跨過此門,是個乍看有些亂糟糟的院子。院子溝壑起伏,大大小小的石頭隨意倒臥,高直矮斜的十幾棵樹,其間點綴著花草藤蔓,或枯或榮的,頂著一層未化盡的薄雪。

尤其有趣的是,一些石頭上刻著些字句。比如,剛進門,歪歪扭扭、斷斷續續,勉強算是石徑的路邊,就刻著“草徑不曾緣客掃”。真是草徑,掃都不用掃!草叢中有芳草悠悠,樹下是“十裏桃花不及幾簇繽紛”的長句。小徑的一路穿過一山崖下,有如珠簾般的山水滴落,幹脆就是飛流直斷……另一路穿過起起伏伏的院子,就有曲徑通幽。山水彙成嘩啦啦的小溪,流入一口小小的水潭,踏腳石邊上刻著曲水流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