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一將功成(1 / 2)

鄭伊健默默的呆在位於九龍的小房子裏,想到前幾天同班好友周若寒在“新秀”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情景他心裏就忍不住的一陣吃味,明知道這樣不好,但卻總是克製不住。

“為什麼同樣是貧窮的出身,以同樣的條件一起加入藝訓班,每天也是接收同樣的訓練,最後的際遇差別卻是這樣大咯?”鄭伊健現在既恨自己無用想狠狠的戳自己兩下,又感覺全身一陣無力隻願時間就這樣慢慢的熬著流去。

“是的,我本該知足的,我本該知足的,不是麼?至少我現在和阿寒一樣是無線的包薪藝人,每個月也有那麼近兩千的工資了,都快相當那些讀了大學的小白領了。”

包薪藝人又稱全經理人合約藝人,顧名思義無線就是他們的經理人。包薪藝人在無線有底薪,每個月都有固定的薪水,此外在無線拍劇時還會按劇集集數另計酬費。另外包薪藝人在外所接工作,作為其經理人的無線是要從中抽成的。

用周若寒的話說,“把自己全買給無線了”!所以,對於TVB來說,盡量讓公司的當紅藝人哪怕是有前途的新人和自己簽長約,簽包薪“全約”,那都是穩賺不賠的大生意!而可憐的周若寒簽的不僅是長約,更是全約,把自己是買的非常非常徹底的了。這也難怪這廝隻要一想起來就分外的不平衡了。

當然作為回報,在每年的舊曆年年前TVB都會組織其全經理人合約藝人拍攝當年的TVB官方賀卡和年曆以作宣傳,來安慰安慰這些旗下得力的幹將們。這也就造成了TVB每年拍的“年曆”都會引來外界根據各位明星在年曆中所處的位置來猜測其本人在公司中的排位和“誰將是TVB明年力捧的對象”這一八卦問題了。

相對於這些“風光”的包薪藝人,在外簽有經理人的就叫“部頭約藝人”。部頭約藝人與無線按劇集簽約,其酬勞隻按劇集集數計算。由於沒有底薪,部頭約藝人的單集片酬相對同等級的包薪藝人可能會略高一點,但在拍戲時受到的待遇就遠遠不如全約藝人了,而且TVB一般都是會將劇中重要的討好的角色給自己的包薪藝人,除非那位部頭約藝人很大牌,很大牌,比如說已是告別電視圈的周潤發來了,想拍部電視劇,那就另當別論了。

“寒仔今年應該會在宣傳年曆中占據顯要的位置大出風采,而自己一定是要被擠在大家都看不到的角落裏吧!”

想到這些,和周若寒一樣隻中五畢業的鄭伊健不知是該為自己能自食其力感到放鬆,還是要為那茫茫無有頭緒的前途擔心。可是一個擺在眼前的讓他不可逃避的事實卻總是在揪著他那有些扭曲的心髒:曾經的好友已是成為了當紅的電視歌壇新星,而自己呢,大家現在還記得自己認識自己嗎?

鄭伊健越想越無奈,越思越覺人生無趣味,覺得自己和周若寒之間的差距是那樣的刺眼那麼不可忽視。

從小學習不好貪玩,長大了好不容易進了藝訓班找了個事做,也簽了五年的合約,而且是和阿寒一樣拿的是包薪藝人的合約——這可不是一般人都可以拿到的,那是實力得到TVB肯定的人才會簽到——本以為這樣就算是不如阿寒,但隻要自己努力好好表現,在出演《鐳射青春》一個“重要角色”後,一定會有個好的回報的。可事實呢,一年快過去了,鄭伊健還是那個鄭伊健,無人識,無人捧,每天還是拿著那一點點薪水在外麵跑龍套做苦力!而阿寒呢,‘阿寒’,嗬嗬,不錯,現在外麵的人都是這樣稱呼阿寒了,至少也是叫‘寒仔’了吧!

“在香港現在恐怕是沒有人不知道‘阿寒’是誰了吧!”鄭伊健想為自己的好友高興,可胸口上的那一塊大石卻總是搬不開,移不動,壓的他喘不過氣,翻不過身來。

“阿寒從《鐳射青春》開始,風采一直是完全蓋過了訓練班的其他人的,這點我其實早就應該可以根據劇集播放完後觀眾們的反映看出來了,可恨自己還一直懵懵懂懂的將阿寒當作自己的競爭對手,自己現在拿什麼去爭?就憑在《成吉思汗》這些劇集裏麵演的那些小角色?”

鄭伊健繼而又想到自己一直都放不下的歌星夢,更是覺得唏噓:“雖說自己也算是拜入羅SIR的門下了,但所受到的待遇和所能得到的機會又怎能和阿寒比呢?自己現在歌壇上和寒仔相比那是一個飛在天上,一個趴在泥巴裏吧!”

這兩天TVB旗下的一些電視台再次應觀眾的要求反複播放了周若寒在“新秀”上的比賽視頻,娛樂報道更是對此大抒特抒,一些往時在鄭伊健眼裏仿佛高不可盼的人物都一一冒出來為周若寒捧場,造勢,抬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