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在一片皆大歡喜中結束後,劉備又在花廳設宴款待馬岱、薑維,陪同的還有他的幾位心腹重臣。
劉備拉著薑維之手,一一介紹。薑維得以與上一世心中的偶像人物攀談幾句,心情好生激動。介紹到法正、諸葛亮時,因為方才在殿上已經對話過緣故,他還能把持的住。等到被引至一員威嚴的武將身前時,薑維頓時雙目發光。
隻見眼前的武將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國字臉,神情剛毅,給人十分沉著可靠之感。
薑維按捺下心頭激動,抱拳問道:“可是翊軍將軍尊前嗎?”
那武將頷首道:“不錯,正是趙雲。”
邊上的劉備笑道:“子龍的大名已經傳到北地了嗎?”
薑維呼了口氣,道:“當陽之役,趙將軍義貫金石,忠以衛上,莫能爭鋒。微臣仰慕久矣。而主公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主公與趙將軍君臣相宜的佳話,天下又有誰人不知?”
法正聞言,心道:“這番話當麵雖然誇得是趙雲忠勇,暗地裏又誇主公用人不疑,這小子倒是長了一副好口舌。”
果見劉備露出一絲笑意,撫須道:“子龍乃是當世槍術名家,一身是膽,輔佐孤節製CD城內外諸軍。他遵奉法度,執事有班,外地朝見的兵將莫不心服口服。有他坐鎮,蜀中才有磐石之安。”
趙雲躬身抱拳道:“分內之事罷了,不敢當主公如此讚譽。”
眾人寒暄後,依次入座。又因張苞年紀和薑維相仿,也被邀了入席作陪。
劉備自是麵東而坐,法正、諸葛亮、趙雲三人麵南而坐,馬岱、薑維依次麵北坐下,張苞則在西首侍坐。眾人身後各有一名侍女舀酒服侍。
私宴的氣氛自然比大朝會輕鬆許多,薑維跟著馬岱先行敬過劉備,謝過主公的恩典,又依次向法正、諸葛亮、趙雲、張苞四人敬酒。他心中對三人十分仰慕,不由執了晚輩之禮,言辭間亦多有恭敬。
及至敬到張苞之時,則換了平輩論交。又因他隻在史書中隻留了寥寥數筆,薑維不甚熟悉之下,言語中隻有恭敬,少了些親近。張苞以為他看不起自己,心中怒氣更盛。
一輪推杯換盞下來,席見氣氛更見輕鬆。
這時,劉備問薑維道:“孤觀伯約出口成章,平時可念過哪些書?”
薑維答道:“微臣幼時好鄭玄公之學,曾跟隨鄭學傳人學過幾年。”
劉備聞言眼睛一亮。鄭氏之學乃是當世的顯學,儒家正宗。他滿以為薑維武家出身,隻是粗通文墨而已,不想居然連這等高深的學問也有涉獵。
他心中微有懷疑,有心一試,遂問道:“鄭玄公學慣古今,乃當世大儒。不知伯約可有所得?”
薑維心知主公有意考較,遂朗聲答道:“鄭玄公曾雲:述先聖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齊,此其意也。常人隻見鄭公囊括大典,綜合百家,遍注群經,古今賢人所注經學乃得融合。然而以微臣觀之,鄭公一生折節向學,日夜尋究,毫無怠倦,終成一代大家。須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微臣向來以鄭玄公為榜樣自勉,每日砥礪學問武藝,或不敢忘,此微臣之所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