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應對之策(1 / 2)

向朗焦慮道:“不如退回房陵、上庸固守?”

關平再次搖頭:“上庸為襄陽、南郡包圍,受魏吳夾擊,退路僅一條山徑小道,容不得大軍通過,可謂死地,實是萬不得已之選。”

就在諸人束手無策之際,關羽驀地笑了起了。

向朗、關平、關興、趙累諸人俱是扭頭望去。

隻見關羽鳳眼微合,麵沉如水,緩慢卻十分堅定地道:“他既要來,唯戰而已,何慮之有?”

他這番話語氣雖然不重,但在眾人聽來,卻是自信滿滿,霸氣外露。畢竟,算上薑維搬來的援軍,關羽手中能戰之兵達到了五千之數。

上午一戰,他既然能夠憑借千餘殘軍擊垮潘璋部五千人,此時以五千人對陣吳軍兩萬,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想到此節,眾人沉重的心情總算有些放鬆下來。

向朗兀自信心不足,遲疑道:“隻是敵眾我寡,不知有何禦敵之策。”

周倉嚷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管他多少吳賊,但凡敢來,隻管砍殺便是!”

就在這時,此前一直沉寂的薑維突然站起身來,他團團轉了一圈後,最後麵朝關羽,沉聲道:“末將有一言,不吐不快,不過許會衝撞到君候,萬望見諒。”

關羽道:“伯約隻管說來。”

薑維告了聲罪,朗聲道:

“如此,且容末將細細道來。以末將之見,東吳所懼者,乃是荊州戰事相持不下,漢中王遽然發兵東援。因此,對於吳候而言,當務之急有二:

其一,漢中王與君候情同手足,隻要君候一息尚存,縱然千裏之遙,亦必舉兵來救。此實乃吳候所不願見也,以當前之時局,他定然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擒殺君候,好讓漢中王師出無名也;

其二,盡取荊州之地,如此一來,東吳全據長江天險,盡得地利,縱然漢中王舉全國之兵而來,東吳也有一戰之力。

故而,末將觀東吳兵發兩路,一路溯江西去,直取宜都、夷陵、秭歸;一路尾隨君候,設下這十麵埋伏之計,便是要雙管齊下,竟其功於一役!”

說到這兒,薑維驀然頓住,掃視帳內諸人的反應。果見諸將皆不住頷首,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須知關羽麾下諸將皆是衝陣之才,不以謀略見長,而薑維這番話一下子將就將呂蒙、陸遜的心思,和己方之處境講得十分透徹,在眾人看來確實高瞻遠矚,鞭辟入裏。

尤其是關羽,他自中了呂蒙攻心計後,一直處於見招拆招的境地,漸漸陷於被動。此番乍聞薑維這一番分析,竟有醍醐灌頂之感,不由得頷首不止。

關平忙追問道:“伯約所言在理,不知可有何對策?“

薑維笑了笑,又道:

“既知症結,對症下藥便是。眼下宜都、夷陵已被吳軍所據,還好秭歸城咽喉之地尚在。末將來時,已經命令麾下羽林郎接管秭歸城防,還邀來蠻軍助陣,又派人將軍情加急送回蜀中。如不出意料,主公應已在數日之前接到消息。隻消秭歸城能再守上十天半月,待到蜀中援軍到來,吳軍這一路的攻勢,即可迎刃而解!“

秭歸城是眾人最後的退路,聽聞薑維布置得如此周詳,帳中諸人不禁皆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