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鬥了一會兒,西方煙塵大作。
隨著關羽援軍的到來,場上形勢陡變,從原本的勢均力敵,到勝利的天平終於朝漢軍傾斜。
真正破敵的轉機出現在一刻鍾後。
隻見關興覷了一段吳軍空虛之處,領著騎隊直直插入穿透。騎隊全體通過後,再次調轉方向,以關興為箭頭,直撲吳軍本陣後背。
吳軍本陣的注意力都在應付正麵的漢軍,哪裏會料到背後又殺出一支騎兵?一時被撞得人仰馬翻,慘叫不止。
正麵的漢軍見狀,趁勢欺進。前後夾擊之下,縱然吳軍再是精銳,也抵擋不住,旋即宣告潰亂。
薑維忍不住點頭,心道:“關興關安國,雖然領兵統帥的本事不及其兄關平,甚至還不及句扶、王平二人,但論衝險敵陣、把握戰機的本事卻遠在諸人之上,當真是陷陣之士,衝陣之才也!”
隨著關羽部逐步深入戰場,薑維籲了口氣,口中緩緩吐出兩個字:“此戰定矣。”
是役吳軍大敗,戰死、重傷兩千餘人,泰半逃竄,餘者皆降,諸葛瑾被俘虜,孫桓在親兵的拚死護衛下突圍逃走。
時夜已深,朔風狂嘯,吹得人臉隱隱作痛。
但營盤裏的漢軍於營中空曠處升起無數篝火,圍繞著放聲高歌不止。
一日三戰,接敵兩萬三千,竟然三站皆勝!數番大戰幾乎都是壓著吳軍打,這等壯舉已經徹底將這些年輕漢子的血性激發上來。
向寵指揮著俘虜,早早起灶做飯。將士們大戰方歇,等候間隙,放縱狂歌,士氣如虹。
關興雙目布滿血絲,神情疲憊,但他卻步履輕鬆,一臉得春風得意。
這一戰他又立功的。他的騎隊衝入敵陣後,敵勢崩亂。主將之一的孫桓逃竄,另一員主將諸葛瑾被生擒。
眼下他正提著被五花大綁的諸葛瑾,到主帳複命。
主帳內燈火通明。關羽高居主座,兩首分別坐著向朗、關平、薑維、廖化、趙累、王甫諸將。
兩人走進帳中,但見諸葛瑾雖然被綁住,但行進間依舊不卑不亢,氣度從容。
關羽睜開原本眯著的丹鳳眼,沉聲道:“子瑜是為父老朋友了,安國速速解綁,休得無禮。”
關興聞言,雖有些不樂意,但也隻得抽出環首刀,將綁縛在諸葛瑾身上的繩子割斷。
諸葛瑾稍稍活動下筋骨,即躬身行禮道:“瑾拜見君候。”
關羽頷首道:“子瑜,別來無恙。”
原來關羽坐鎮荊州時,對東吳的態度一向強硬。東吳屢次三番來討荊州,皆被他三言兩語趕了回去。老子憑本事借來的荊州,憑啥還你?
故而他與孫權、呂蒙三人互看不順眼,按著關羽的脾氣,同來使說不上三句話就要翻臉。
但諸葛瑾為人謙遜,從不急迫直言,也不會弗了關羽的麵子,從來都是點到為止。後來時常作為東吳的使者出使關羽處。一來二去,兩人便有了三分交情。
諸葛瑾躬身道:“瑾今日淪入君候之手,要殺要剮,自當如意。隻是臨死之前,還有一語,萬望君候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