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斌和薑維分頭籌備施術所需物件之時,關興笑容滿麵,帶著一名漢子回轉。
“伯約,膽大心細的裁縫,我終是幫你尋來了!”
薑維略一打量,隻見那名漢子年約三旬,一身裋褐,麵有菜色,垂首聳肩,瞧著十分拘謹,不由心道,這人瞧著唯唯諾諾,“心細”可能是有的,可怎麼也和“膽大”搭不上邊啊。
關興看出他的心思,笑道:“我闔城找了一圈,前後問了詹縣長和陳縣尉,這才幫你找來這位二皮匠。你可千萬莫要小看於他!”
薑維奇道:“何為二皮匠?”
關興一把將那漢子推前兩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自己說罷,叫什麼,做得什麼行當!”
那漢子踉蹌了兩步方才站住,隻盯著地麵,垂手道:“回稟將軍,小人名叫曾午,是城裏縫屍的匠人……”
“縫屍匠!”薑維聞言,雙目登時放光,這人倒是極為對口了。
漢朝的死刑大體與秦朝的類似,有棄市、腰斬、具五刑、夷三族等,但同時增加了“殊死”,即斬首之刑法。
其實無論是腰斬還是斬首,犯人家屬收斂屍體後,第一件事情便會找匠人將屍身縫合好,之後才會將完整的遺體予以安葬。
故而縫屍匠這種行業也就應運而生,又因為他們處理的為兩塊皮肉,故而民間又以“二皮匠”稱呼。
關興洋洋得意道:“你要縫製皮肉,又要膽大心細,我思來想去也就二皮匠最為合適!”
薑維讚道:“不錯,真可解我燃眉之急!”
這廂石斌已經派人告知已經準備妥當,於是幾人便齊步來到裏間江尚病榻之前。
也許是喝過肉糜粥的緣故,江尚雖然依舊是一副虛弱的模樣,但氣色稍緩。
薑維握住他的手,沉聲道:“一會兒石先生要為你割除爛肉,會很痛苦,但這是你活命唯一的機會。你若還想回去和父母團聚,就務必忍耐。”
江尚咽了口口水,重重點頭。
石斌當下從藥箱裏取出一枚針身像劍,兩麵有刃的器物,介紹道:
“這是《黃帝內經》所載的九針之一,喚作鈹針,當日樊神醫就是用此針為君候切破膿腫排膿。”他邊說,邊陸續取出精巧的刀子、剪子、針線等器械,一一放置於案上,又道:
“樊神醫走後,擔心君候病情可能會有所反複,便將這一套器物皆贈予老朽。老朽今日便依照那日所見,為小兄弟施術吧。隻是沒有麻沸散,小兄弟還請忍耐。”
薑維取了一塊布條,塞到江尚手上,正色道:“忍不住就咬,莫要丟了我們羽林衛的臉麵。”
江尚毫不猶豫地將布條塞入嘴中,深吸一口氣後緊閉雙眼,似是做好了英勇就義的準備。
石斌先是將江尚腿上的細麻布褪下。
眾人望去,隻見此處傷口約莫半寸長,創口四周的肉早已黑得發紫,想是爛了。爛肉腐化流膿,隨著細麻布被解開,膿水頓時順著大腿滴落在地。
關銀屏從未見過這等景象,“嘔”地一聲,直欲反胃,便是關興看得也是皺眉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