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翻身下馬,將赤兔馬的韁繩交予薑維手上,凝重道:
“此地距離巫縣百五十裏,辛苦伯約一人雙馬,連夜走上一遭,盡快尋到子龍,請他速速領兵來援。”
薑維雙手接過,正色道:“這是末將分內之事。隻是這城防一事……”
關羽道:“傳聞興山山道狹小,地形算得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某這便召集數百死士北進興山,擇地設防。如此,必教魏軍不得寸進。”
薑維心道,撥開重重迷霧,幾乎可以斷定這一路魏軍才是真正的主力;正所謂來者不善,這一路人馬的準備必定十分充分,倘若放任他們進入平地從容展開架勢,矮小簡陋的秭歸城憑借幾千將士未必能守。
唯有上山,憑借地理優勢將入口堵住,靜候援軍到來,才是眼下唯一的辦法。
除此之外,他一時也無更好的發自,唯一能做的,便是盡快找到趙雲,盡快招來援軍。
薑維也不遲疑,躬身抱拳後,騎了兩匹馬告辭離去。
他離開後不久,守將廖化開門來迎。
正要行禮,關羽伸手一把打斷,問道:“某且問你,城中守衛幾許?”
廖化見他神色凝重,當即回道:“兩千房陵兵,一千益州郡兵,合計三千。”
關羽聞言,皺眉不止。
此去興山設防,算是狹路相逢,唯有勇者能勝。
益州郡兵且不說他,房陵兵的戰力他是知道的,這幫人打打順風仗也就算了,若要打苦戰,打硬仗,差得還不是一星半點。
正苦惱間,廖化一拍腦袋,又道:“瞧卑職這記性……此前隨軍突圍、又受傷了的校刀營將士也在秭歸城中接受救治,將養了月餘,如今有三百餘位兄弟恢複得差不多了。”
關羽聞言,丹鳳眼微睜:“元儉速去召集校刀營將士,命他們著好刀劍甲胄,一炷香功夫後在此集合。”
廖化心中“咯噔“一下,升起一股不祥之感,追問道:”發生何事?”
關羽道:“等人到齊了再說,休再聒噪,速去!”
廖化情知事關重大,當即領命而去。
城門重又恢複平靜。
關羽尋了一塊幹淨的石塊座下,舉目遠眺。
入眼處,大江東去,殘陽如血。
夕陽悄然接近了地平線,天邊的雲從東邊一直燒到西邊,紅彤彤的,天空好像是著了火一般。
前路渺茫,但見到此情此景,關羽心中頓時升起滔天的戰意。
不一會兒,隨著沙沙的腳步聲和鎧甲碰撞摩擦的聲音漸重,廖化已經領著三百全副武裝的將士趕到,齊齊向他行禮致敬,向朗也聞訊而來。
這些都是自麥城一路生死與共殺將出來的手足兄弟,但關羽此刻卻顧不得招呼。
他徑直走到眾人麵前,將曹操可能通過神農-興山山道襲取秭歸之事粗粗說了一遍。
眾人聞罷,盡皆變色。
關羽正色道:“某召集諸位,便是要趕赴興山小道布防,借助地勢堵住魏兵。此去可謂九死一生,但亦關乎大漢生死存亡……此行,非事死如生者不足以當之。”
“某隻說一遍,哪個不願去的,後退一步!“
他運起目力掃視場中將士,但見人人皆昂首挺胸,紋絲不動;個個臉上皆是堅毅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