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感情聯絡得差不多了,曲施清了清嗓子,直奔主題道:
“奴婢今日正為傳達漢中王旨意而來,卻不知哪一位是馬鈞馬博士?”
馬鈞聞得召喚,身軀陡然一震,忙出列向前,躬身抱拳道:
“下…下官正是馬鈞,忝…忝任五經博士一職。”
曲施上下打量一番,心道,此人瞧著灰不溜秋,毫不起眼,不知何德何能,讓勞駕諸葛軍師親自向漢中王舉薦。
不過他隻是個跑腿之人,也就察言觀色一二,倒不敢腹誹朝廷人事任命,當下麵色一肅,正色道:“馬鈞接詔。”
馬鈞口中承應,恭恭敬敬抱拳躬身。
曲施展開手中的一卷黃綾,清了清嗓子,沉聲念道:
“建安二十五年春三月二十,大司馬府辟曰:馬鈞德衡,扶風良家子,任五經博士,知書識理,無怠遵循,茲念獻綾織機有功,當典工官,巧益於世,人用其才,賢試以事,著即辟為大司馬府兵曹掾……”
曲施口齒十分清楚,抑揚頓挫,一口氣便已念完。念罷將黃綾卷起,上前兩步,交到馬鈞手上,而後擠出一絲笑容,恭賀道:
“是諸葛軍師親自向主公推薦的先生,奴婢這廂先恭喜馬兵曹。”
馬鈞麵色通紅,伸出雙手接過,躬身拜謝道:“多…多謝中貴人。”
家中諸人還來不及向馬鈞道喜,曲施已經轉身取過另一冊黃綾,正色道:
“奉義將軍,羽林左丞薑維接詔。”
薑維心道:“終於來了!”抱拳而出。
曲施麵顯肅穆,緩緩展開,語調中帶上十分的鄭重:
“漢中王詔曰:薑維薑伯約,天水良家子,順天而歸,加奉義將軍,領羽林左丞。其人也,長於劍戟,馳射如飛,氣蓋千夫,善固疆埸,奇變莫測,臨危製勝,棟梁之材......”
“……茲念薑維護衛王太子、馳援荊州有大功焉,今兩功並述,遷為太子率更令,賜錢五百萬,錦五百匹!”
薑維聽他高舉黃綾,洋洋灑灑一通誦讀,心生卻生出疑問:
“太子率更令?這是個什麼官職?”
等到曲施念完詔書,他強壓住心頭疑問,高聲拜謝:“末將謝漢中王厚恩!”
這時,曲施收起嚴肅表情,轉而露出笑容,微微躬著身子,將黃綾遞交到他手上,笑道:
“太子率更令雖掌武事,卻屬文臣一列,率更令從後可以‘臣’自稱矣。”
薑維遲疑問道:“請恕維孤陋寡聞,太子率更令是何職位?職責又是如何?”
秦漢時期的官職上承商周,下接隋唐,雖然以三公九卿為框架自成體係,但旁幹末枝的官職十分繁多,也可以說頗為晦澀難明。
譬如這“太子率更令”一職,他卻是聞所未聞,故而有此一問。
曲施久居深宮,頗知典故,笑道:
“好教將軍知道,太子率更令一職,掌知漏刻,故曰率更,主太子庶子、舍人值宿事,統太子衛隊,與太子家令、太子仆合稱太子三卿,乃是秩千石的大員啊。”
場上諸人聞言,皆盡愣住,麵上湧起難以置信之色。
薑維更是愣在當下,他知道漢中王肯定會厚賞,但不知居然厚賞至此!
此時尚未開始實行九品官製,官位之間的高低,除了權力大小之外,大抵以俸祿多寡作為區別。
按照漢朝官職,從底層官吏到位極人臣的三公,每個級別都有對應的俸祿標準,相互之間差別極大。
譬如最低級的衙署差役,每月隻得糧食八至十鬥;禦史之流權雖重,但官位十分卑微,大抵年俸在百石左右;縣領、縣丞、縣尉根據轄縣大小,年俸在二百石到五百石之間,再上去還有比六百石、六百石、比千石、千石。
朝廷頂級大員中,九卿的俸祿為中二千石,位極人臣的三公、驃騎將軍則號稱秩萬石。
當然,萬石隻是是美稱,實際俸祿大抵在四千石左右。
乍一看,千石的俸祿在整個大漢官員體係中並不顯眼,但須知,薑維此前的羽林左丞一職,俸祿隻有三百石。
如今他越過比四百石、比六百石、六百石、比千石四檔,直接升至秩千石的太子率更令,這可是連升五級啊!
而且秩千石的官職處於朝廷官員體係的中遊,承上啟下,十分緊要。
譬如,他若是再立些功勞,就可以升任成為一郡太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