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敞開了吃便是,漢中王吩咐了,管夠!”
他這番話自然激起百姓一陣歡呼,畢竟是漢中王歡迎他們的第一頓飯啊。
百姓奔走一日,此時美美吃了一頓飽飯,間歇閑聊幾句,還不到入夜,不少人皆鑽入營帳之中沉沉睡去。
飯後不久,馬良開始於各處巡營。
其實,在建造營寨之初,朝廷就已派來新的官員、士卒接替;畢竟人不是鐵打的,原有的這群官員一路操勞,確實也應該到了休憩調整的時候。
馬氏在錦官城中置有產業,馬良原本可以回城歇息,左右不過幾裏路。
但與百姓處得久了,分離在即,他心中倏忽卻生出眷戀之情。
這日將是他與百姓相處的最後一夜,他決定珍惜這一夜,再好好地走一走,看一看。
三月天正值草長鶯飛,蛇蟻出穴。
他按照往日習慣,繞著營區兜了一個大圈,一路上不住囑托隨行的士兵做好防火、防蟲蛇的措施。
做完這一切,天色已經暗透,除了春蟲低鳴,大營內外早已一片寂靜無聲。
將衛隊解散後,馬良仰望月夜,長長吐了一口氣。
“終不負主公、孔明,還有…尚書令所托,良終於還是將百姓平安送達了……”
他身子雖然疲乏,心中卻是一團火熱。
城中信使來報,漢中王和諸葛亮將於明日一早蒞臨此地,在探望荊州百姓的同時,亦將宣布對他們最終安置之方案。
次日天還沒亮,時空氣中還彌漫著晨間獨有的草木清香;百姓大多未醒,微聞有鼠作作索索,晨鳥嘰嘰喳喳。
此時,劉備、諸葛亮並隨行屬吏,在趙雲和千餘精銳將士的護衛下,悄然抵達。
馬良早早起床,吩咐士卒將營寨大門大開,將漢中王和諸位同僚迎入大帳。
秭歸一別,時光匆匆,不覺已有一個半月之久。
三人一番見禮寒暄後,各自落座。
在劉備的印象中,馬良雖然說不上豐神玉朗,總歸是白白淨淨、文質彬彬之人;此時,他的麵頰卻又黑又瘦,可見一路吃了不少苦頭。
由是感歎道:
“這一路多虧了季常照拂,百姓才能無災無病,安然抵達。孤也不知該如何謝你才好。”
馬良倒不是個居功之人,聞言忙謙虛幾句。
實則在他心中,最為關心的,還是朝廷對百姓的處置一事。
他在路上曾發派信使入朝,建議朝廷授田給百姓耕種,隻是不知為何,朝廷遲遲未有明確回複。
此刻既在主公當麵,他又心有掛礙,於是微微欠身,試探道:
“主公言重了,其實,百姓皆仰慕主公仁德之名,這才千裏投奔而來。他們都是荊州父老,良隻是略盡綿力罷了。”
諸葛亮聞言,嘴角微微上揚,卻是笑了。
他與馬良以兄弟相稱,交情深厚,哪能聽不出來他的言下之意?
當下輕搖羽扇,朝劉備使了了個眼色。
劉備會意,嗬嗬笑了兩聲,道:“既蒙百姓如此厚愛,孤自當傾力對待。”
一邊說,一邊從袖中抽出一卷絹布,繼續道:
“好教季常寬心,其實朝廷對百姓早作有打算。你且看看這一道《均田令》,可還入得眼乎?”
“均田令?倒是聞所未聞。”
馬良白眉微皺,接過來看,甫一看到字跡,他就知道此令必定出自諸葛亮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