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終究是雄主劉備的骨血,一旦卯足勁專心做一樣事情,未必便做得比別人差。至少於射擊一道,他的進步十分明顯,表現遠遠強於諸葛喬、陳袛兩位同窗。
如是三五次課程下來,劉禪拉弓推弦的動作日漸標準,氣力也慢慢充足。
如今的他不僅開始拉六鬥弓,而且朝三十步外的靶子射擊時,十箭裏往往可以射中五箭。
有日劉備悄然旁邊,見到愛子如此專心致誌地練習,老懷甚慰,大大得誇讚了一番。
父親的讚賞,無疑是對孩兒最好的激勵。劉禪欣喜若狂,每日練習更為勤奮,漸成良性循壞。
與此同時,經過數番接觸,薑維與諸葛喬、陳袛二人也日漸相熟。大抵三人年紀也差不了幾歲,廝混得久了,也少了很多拘束。幾人甚至常常在課餘時間玩上幾盤官匪遊戲。
這一日射藝課即將結束,劉禪最後一輪十射七中,這是他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
他自詡箭術大有長進,心血來潮提出要射活的獵物。
薑維略一思忖,心道差不多是該讓他體會一下練習的成果了,階段性的強烈成就感對於鞏固興趣而言,向來是十分必要的。
但轉念一想,漢中王府不比鄉林野外,倉促之間他卻不知上哪尋找獵物。
府裏固然養有羊、豬等用於食用的活物,但這些大型家畜都算十分重要的物資,有專人負責管理,也不是每日都有宰殺;而且劉禪若是當眾射殺這些家畜,傳揚出去,必然會傷及太子仁德之名。
薑維思來想去,終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得將這個疑慮告訴給劉禪。
劉禪卻笑道:“將軍多慮了,我每日都要吃一隻鴿子,可以命廚人取來一隻鴿子,供我練習射藝,射中了剛好可以吃掉,一點也不浪費。”
當時禽類的地位遠低於畜類,武將們用禽鳥練習射箭也是十分常見的行為,並不違反恕殺之道。
薑維當即點頭同意,並請侍衛去向廚房養禽人通傳。
漢代遵循周禮,諸侯王宮府中通常都會有一個養禽人,用以豢養六禽供主家食用。
所謂六禽,乃是雁﹑鶉﹑鷃﹑雉﹑鳩、鴿,鴿子正是其中之一。
不一會兒,一員三十來歲的漢子身著短打、手上拎著一籠鴿子,快步跑到劉禪身前,弓著身子行禮道:
“小人文修,見過王太子殿下,見過率更令。”
時劉備對待府中諸人十分寬厚,故而那養禽人麵對劉禪時,雖然有些畏畏縮縮,但勉強還算有禮。
劉禪陡然見到獵物到來,心中歡喜,擺了擺手讓他免禮,目光已經直勾勾地盯著他手中裝鴿的籠子了。
隻見這一隻籠子用竹蔑編成,有二尺見方,裏麵大約養著十餘隻花色不同、大小不一的鴿子。
鴿子性子膽小,察覺到有人靠近,本能察覺到危險,咕咕而叫,不住撲騰著翅膀往後躲避。隻是籠子狹小,它們再躲還能躲到哪兒去?
隻撲騰起了一地羽毛而已。
在來時路上,養禽人文修已經聽侍衛講了太子要射鴿子一事。
他有心討好,於是伸手指向一隻周身雪白、羽毛油光發亮的鴿子,諂笑道:“這隻鴿子又白又大,最是醒目,太子可中意嗎?”
劉禪盯著看了一會兒,搖頭道:“這一隻太漂亮了些,我不忍殺它。”
文修又指了一隻灰不溜秋、體型瘦弱的鴿子,道:“這隻鴿子醜陋瘦小,太子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