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義利兼施(1 / 2)

此番若是能通過計謀改變主客場之位,攻守之勢便一下子互易了,這樣一來,接下來戰鬥的難度陡然便下降了好幾個層次。

在座諸將聞罷,亦深感佩服。

這時,雅丹忽起身道:

“將軍有所不知,我羌人不立君臣,無相長一,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為雄。諸部平日裏互不統轄,時常為了一頭羊、一片草場打得不可開交。之前幾年,老羌王尚能憑借武功威望彈壓諸部,如今他這一走,我參狼羌更是四分五裂,便是最強的雅頓亦難服眾望,我部與越吉部畢竟勢弱,若要聯合其餘諸部,隻恐諸部族長不從啊!”

越吉麵色凝重,應和道:“雅丹說的不錯!”

薑維別不接話,隻解下腰間佩刀“麟嘉”,遞到他手中,問道:“這一把是蜀中名匠七十二鍛而成的寶刀,你看可還入得眼否?”

越吉終究是武人脾性,寶刀乍一入手,整個人旋即被吸引進去,雙手輕輕摩挲刀身,雙目再難移開片刻。

把玩半晌,方戀戀不舍得將刀退還給回去,嘖嘖稱奇道:“原來這世上居然有這樣的寶刀,今日我算是大開眼界了。”

其實也不怪他如此鄉巴佬模樣,要知道羌人原本是以漁獵為生的遊牧民族,好多部族還是氏族社會,手工業技術十分落後,根本無法掌握采礦、冶鐵技術。

而擁有這項技術的漢人朝廷一向禁止鐵器流入異族,眼下許多羌人部落連青銅器都尚未普及,哪裏會有機會見識到代表漢人最強工藝的七十二鍛寶刀?

便是他越吉,身為一族之長,不也隻能用一支粗獷的大鐵錘?若有條件,同等重量的大刀豈非更加趁手?原因無他,實在是欲求不得也。

薑維笑了笑,將“麟嘉”重新係在腰間,一邊問道:“越吉,某且問你,若是有一部邀請你到他家做客,還說隻要前往,便送一把這樣的寶刀,如此你去世不去?”

越吉雙目放光,不假思索嚷道:“去!如何不去!”

薑維轉向雅丹,又問道:“若某在送一把寶刀的基礎上,每一部再送五匹蜀錦,二十斤鹽,你說他們會不會競相前來?”

蜀錦是是絲織品中最為精致、絢麗的珍品,製作工藝複雜,耗時費力,每年的產量極其有限,其價如金,大抵是漢人王公貴族才配使用的奢侈之物。

羌人向來貧苦,不說普通的民眾,便是很多部落領袖,壓根不會耗費巨資去采購如此華麗無用之物。

但若是以禮物送出呢?哪家部族首領還沒幾個大小婆姨?五匹蜀錦拿回去討他們的歡心,不正是最佳的禮物嗎?

更何況還有二十斤鹽。

鹽是可以在羌人部落中流通的硬貨,每一個都需要他,偏偏羌人無法掌握開鑿井鹽的技術,他們日常食用的鹽要麼來自漢地,要麼來自西海——

傳聞那片海的西南周圍二百數十裏,鹽係天成,取之無盡。西羌人用鏟子撈取瀝幹,販於四方,由是賴以資養。

雅丹將心比己,細細思量,不由怦然心動,終於躬身道:“如此一來,由不得諸部不動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