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虎豹騎(1 / 2)

夏侯霸見狀,策馬上前,問道:“敢問都督,為何停下?”

曹真目光不住打量四周,沉吟道:“大軍行進的中途可以長驅直入,但越是接近敵軍,越要小心謹慎,誓要做到萬無一失。關於這一點,仲權你務必須記住了。”

夏侯霸忙抱拳應下。

曹真緩緩頷首,又言道:“聽那個羌人木巴的說法,此番武都、陰平大亂是蜀國人出兵的緣故。但我等一路行來,沿途並未見到半個蜀兵,可見木巴話中頗有疑義之處……”

頓了一頓,他側身問道:“仲權,本督且問你,你可知前幾天大軍經過下辯城時,本督為何下令不加掩飾行蹤,反而刻意頓兵於下辯城下?”

夏侯霸稍一思索,聯係他剛才說的那番話,旋即回道:“末將猜想,如果蜀賊占據武都,不可能不在下辯這般要地駐守大軍。而大都督此舉,便是欲營造大軍壓境之勢,逼迫下辯蜀軍展露真容!”

曹真聞言大笑,拍了拍夏侯霸的肩膀,讚道:“孺子可教也。但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忽壓低嗓音,隻用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繼續道:

“蜀賊固然是魏王之心腹大患,但如今涼州叛亂迭起,豪族、胡人公開抗拒朝廷命令,如此局勢引得多少心懷不軌者等著看子桓的笑話?須知涼州局勢一旦糜爛,遼東、幽並、江淮、甚至青徐等地的豪族亦會相繼脫離朝廷掌控,那時便是先王再世,也再難壓製。劉備、孫權乃當世人傑,若趁機發難,我大魏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所以,我等當務之急,便是要殺雞儆猴,重定涼州,為魏王爭一口喘息之機,重整朝綱!至於蜀國……須知攘外必先安內,本督以為,如今並非與之相爭的好時機。”

夏侯霸沉思片刻,還是疑問道:“那都督如此大張旗鼓而來,所為何哉?”

曹真挺直背脊,昂然道:“本督此來,一是要用行動告誡武都的羌人,我大魏雖然撤走兵馬官吏,但西軍鐵騎猶在!鐵騎自天水出發,一日一夜可奔襲至下辯。這些羌人安分守己些倒還好說,若真的敢勾結蜀國人,本督也不介意再屠殺上幾批。”

頓了頓,又道:“據本督所知,劉備今年初兵發荊州,徒費了許多錢糧,兀自丟城棄地,還損了上將關羽、謀主法正,此時未必有攻略西北的餘力。但強端既然派了使者求援,本督便不得不重視。”

夏侯霸麵上疑色更濃:“隻是沿途卻不見蜀賊一兵一卒。即便抓了羌人拷問,他們也隻說是參狼羌人奉了馬超之名會盟,準備共討白馬氐人……供詞與強端信中所言大相徑庭,真是奇也怪哉……”

說到這兒,他忽想起一事,忙又問道:“莫非強端獲悉參狼羌人聯合起來對付他一事,故而企圖以蜀國人為借口,邀我軍出兵助陣於他?”

曹真搖頭道:“未必。其一,羌人未必是強端的對手,不到死生存亡,他不敢擅自求助我軍。其次,木巴說得很明白,原本弱小的九部羌人正是得了蜀國人的幫助,這才能擊敗羌王雅頓,並形成合力。所以對於蜀人出兵武都、陰平一事,本督深信不疑。唯一尚須觀察的,是蜀國人到底是全力攻略而來,還是隻想趁我軍出征涼州間隙,在武都渾水摸魚、撈些好處。”

“全力攻略如何,渾水摸魚又當如何?”

曹真撫須道:“若是蜀人全力來攻,本督少不得上書朝廷,請魏王做好與蜀國大戰一番的準備;但他們若隻是渾水摸魚,本督便裝著眼不見為淨,先行發兵涼州,一俟國中平定,再騰出手來與他們較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