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計已定,諸葛亮放下一樁心事,接下來便是向主上彙報朝中近期發生的大事。
“自漢中實行均田令以來,益州貧者歡欣鼓舞,許多家奴、佃戶舉家逃逸,攜家帶口奔到漢中請求分田。臣在漢中時,已經安置了一百餘戶逃人。此舉雖然增了朝廷戶口,但亦動搖蜀中世家豪門之根基,假以時日,怕不會有成千上萬口出逃,故而世家這幾個月來屢屢到府衙告狀,誓要向朝廷討一個說法。”
劉備冷哼道:“這些世家大戶,占了那麼多土地人口,卻不願多出半分勞役軍糧,合該讓他們嚐一嚐眾叛親離的滋味。劉巴、費詩、雍茂三人帶頭上書,怕不是有這些魑魅魍魎在背後教唆!”
諸葛亮又道:“還有此前蜀中物價騰飛,尚書台經過數月排查,終於查出是東吳私自鑄造直百錢,並流入益州大肆采購導致,而且東吳商人的背後,亦有益州世家的影子。”
劉備皺眉道:“此話怎講?”
“東吳商人畢竟人生地不熟,縱使再多私鑄的錢財,找不到本地的貨源、渠道也是無用。故而他們勾結益州大戶充當買辦,掩護行蹤。這也是朝廷屢屢追查,卻屢查無果的根源。若非前幾日,永安都督李正方(李嚴字)在荊、益二州交界處查獲走私的吳商船隻,此事隻怕至今也難現端倪。”
劉備大怒道:“好個孫仲謀!食言不送尚香歸蜀倒也罷了,竟然還在暗中搗鬼,莫非欺孤不敢再次東征,取他項上人頭嗎!”
頓了頓,又怒氣衝衝道:“劉巴、費詩、雍茂三人既然甘願被人利用,一並砍了便是!正好殺雞儆猴,也給這些牆頭草的世家大戶看看,孤手中寶劍還鋒利否!”
諸葛亮忙勸道:“主公息怒。劉巴、費詩、雍茂三人,臣自當好言相勸,至於益州世家,待臣想個法子安撫一番也就是了……”
他見劉備依舊一副怒氣難消的模樣,又道:“況且,國賊乃曹魏,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主公即尊位後,當厲兵秣馬,虎視關中,待天下有變,即刻北伐!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主公察之。”
曹魏殺了關羽,篡奪了漢室,伐魏正是劉備此時最大之心願,聞言果真被吸引,急道:
“孔明之意,可是孤即尊位後立即北伐?”
諸葛亮頷首道:“不錯,襄樊一戰,我方雖失了荊州與大將關羽,但軍中元氣未損;明年起,漢中亦得以就地解決部分兵員、糧草。故臣以為,趁著人心尚且思漢,趁著曹魏局勢動蕩,北伐之舉,宜早不宜遲!”
劉備神色激動,咬牙切齒,連聲道好。
這時,諸葛亮又躬身道:“但北伐之前,須理順與東吳之關係。益州畢竟是邊陲之地,不能以一州之地,抗拒天下。”
劉備何許人也,聞言即知其言下之意。
“你是要孤與孫權結盟?”
“正是!”
“他先奪荊州,害死雲長;又暗中勾結益州世家,試圖從中漁利,如此做派,孤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如何還能委曲求全,與他商議結盟?孔明,此人無信無義,行事最是叵測,結盟一事,切莫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