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品茶的功夫,又來了兩位小吏向蔣琬請求批示。薑維注意到他們手上拿的案卷材質都是紙張,便疑問道:
“敢問公琰兄,為何如今公署中多用紙張,而少用竹簡呢?”
蔣琬笑道:“還不是因你之故。”
“因我?”
“不錯!”蔣琬頷首道:“伯約可還記得,昔日你曾向尚書令建言,各縣主事之人按旬、按月將縣中糧食、大宗貨物之產出、行情及時歸整,並通過驛站向郡中上報,郡府官員收攏彙整後再上報州中,州中再報朝廷之法?”
“確有此事!”
蔣琬笑了笑,道:“此法施行第一個月,尚書台中便堆滿竹簡,窮盡一眾尚書郎半月之功,這才將情報梳理完畢,如此案牘勞形,你說不是你的功勞麼?”
費禕聞言笑了起來。
蔣琬又道:“這倒也算了,須知一冊竹簡輕則半斤,重則一斤有餘,各郡縣彙總後,數量何其多也?驛站須耗費大量人馬往來運輸,更是哀聲載道。琬便向尚書令建言,以輕便之紙張,取代沉重之竹簡,尚書令納之。經過半年多調整適應,終於形成紙多簡少的局麵,各衙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