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來人在霍弋的指引下,大步行到薑維身前,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道:
“末將張嶷,字伯岐,領馬府掾(馬良官職)之命,特來參見將軍!”
薑維上前將之扶起,笑道:“早就聽聞伯岐奮不顧身拯救縣令夫人之事,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一指帳中左首第一個位置,又道:“來,請坐!”
左首第一個位置是副將的位置,若是一個小小的普通吏員陡然遇到這般情況,則要麼受寵若驚,要麼惶恐不已。
但張嶷麵上波瀾不驚,從容上前端坐。
引得薑維心中暗讚:“果有大將之風。”
卻說張嶷眼下的官位不高,家境貧寒,又素有從軍的誌向,對於他的到來,薑維一點也不意外,反而馬忠的態度令他大吃一驚。
原來在幾日之前,馬忠回信,說朝中下課催科的命令,等忙過這一陣,最晚四月份再來相助,這明顯是願意來軍中做事的意思。
與之相反的是,張翼則已經明確寫信告知馬良,縣中諸事繁雜,此時脫身不易,大抵就是婉拒的意思。
那麼,眼下到齊的這幾員將佐,並即將趕來的馬忠,就是這一支新軍全部的管理人員了。
按照漢中王詔書所載,新軍編製內主要是步卒,核員三千二百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皆為新募集的兵丁,需要從頭開始訓練幾個月,才能擔當大任。
薑維深知,不論部隊人數眾多與否,首先要解決的便是軍隊的編製問題。
因大喪期間,朝廷將封官一事暫行押後,他便按照預想,將權責一一劃分。
馬忠、張嶷兩人年紀稍長,薑維便以他二人為左右部督,各掌兩曲千餘名士卒。
他自己則已以主將身份,自領中部督,掌中軍兩曲一千人,平日裏由趙廣代為管轄;並以薑文為貼身護衛,領護衛五十員。
霍弋則以軍中記室(秘書)之身份,掌章表書記文檄,糧草軍資,兼領一支一百五十人救護屯隊。
這幾人間,馬忠、張嶷、趙廣、薑文皆是武職,屬於一線戰鬥人員,唯獨霍弋屬於文職,其職責也是處置軍中除戰鬥、操練外的諸般雜事。
故而事後,他私底下還曾找到薑維,表明願意擔任武職之誌。
薑維卻道:“旁人隻知會打仗的將軍才是好將軍,其實繆也。蓋因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除了要懂打仗之外,一名高明的將軍還需知後勤、識冷暖,能調度,使得前方將士後顧無憂,這才有事半而功倍之效……”
“我之所以如此安排,還是對紹先你寄予厚望之故……紹先且想一想,一個能掌握全局的將軍,打仗便可先行立於不敗之地了,日後你若獨領一軍,也能少了許都糾結,極快上手。”
霍弋這才恍然大悟,抱拳慚愧道:“原不知兄長一片愛護之心,弋此番卻是懂了。”
這一夜,因人員士卒尚未全部到位,還算不得正式成軍,薑維命廚子做了幾個好菜,又備了好酒,邀了眾人在軍營中用了第一頓飯,既算慶賀,也存了相互增進了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