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小鳳仙:風塵路上覓知音(1)(1 / 3)

幾片雪花,幾點梅紅,將整個北國大地點綴得精致而典雅。北風從遠方原野呼嘯著吹向北京城的每個角落,大地冰涼。此時若離別,怕是比長亭短亭的十裏相送更讓人傷心,可我們穿過那輕柔的雪花,還是看到兩個身影,在寒風中執手相看,然後一個人走向遠方,另一個人留在雪地上,看那串長長的腳印,然後走向等待,一直到地老天荒。

她沒想到,那次離別竟然真的是永訣。那樣的離別沒有楊柳可折,沒有紅豆可摘,隻有輕柔的雪花飄蕩在離別的路口。無論那雪花多麼浪漫,離別總是悲傷的。她眼中悄然流出的淚水,早已結成冰,在她心底覆蓋著漫長的冬天。

送別的人便是小鳳仙。其實她沒經過多少次離別,她隻是紅塵裏最安詳的生命,像那些輕柔的雪花,在人間飄蕩片刻便散落消融,成一抹冰涼,流向時間的海。可是那個冬天,她從青樓走出來,像絢爛梅花一般,卻是為了那次離別。她送走的人竟是在辛亥革命時名震天下的蔡鍔將軍。

他們在夏天相逢,在冬天離別。相見時眉彎如月,紅顏如玉,離別時心海如冰,憔悴如葉。他們注定要迎來那次離別,命運將他們放置在那樣的亂流之中,他不能做籠中鳥,而她,願意助他飛翔。小鳳仙,這朵寂寞的煙花,在絢爛的年華裏,平靜地走向那次離別,盡管心底早已成霜,卻絕沒有兒女沾巾的纏綿,隻是輕輕地揮手,默默地為那遠去的背影祈禱,然後回到自己的窗前,默讀傷悲。

青樓的歲月,從未改變她孤傲的性格,她就在那幽暗的時光裏安靜地坐著,冷冷地打量著人間的一切聚散離合,偶爾憶起自己來時的路。在所有的記憶中,她的笑靨似乎隻為那一個人而綻放,在那段從夏天開始,到冬天結束的悠閑日子裏。那時的天空,恐怕總是晴好的;那時的大地,恐怕也是安寧的。

伯牙絕弦以後,人們似乎很久沒有看到知音了。可是在一百年前的北京城,小鳳仙,這個煙花女子,就在青樓的燈火和香氣裏,手捧一段月光,送給那威武的將軍,而將軍送給她一朵清荷。誰還能把青樓裏的相逢書寫得那樣沁人心脾呢?誰還能把從夏到冬那短暫的聚首刻畫得那樣蕩氣回腸呢?

高山流水,也就在那個夏天回到人間。無需多言,他們已經知曉彼此的心聲。人世間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感覺更令人愜意呢?對於那個塵世,那個季節,他們都是籠中之鳥,而他們也從各自的眼神裏,看出了各自的心事。所以,那樣的離別便在那場雪中飄然而至了。這世間,你知道我的清冷,我知道你的孤寂,那麼,你給我陽光,我給你彩虹。這便不枉了高山流水的琴音!隻是那個時候,這樣唯美的相遇卻必然要遭遇人間的羈絆。世界總是將美麗的東西打碎,讓人們去歎息和悲傷,這或許也是另一種美麗吧!

在那場離別後,小鳳仙獨自麵對窗前的春秋變換,獨自感受天涯的孤獨。她癡癡地等待著,等得滿地淒涼。而在北京城的另一個地方,有人就在那個冬天重新搬正了龍椅,拿出了落滿灰塵的玉璽,重新坐上了天子的位置!那時,封建帝製早已死去好幾年,而他卻拽著帝製的那絲靈魂,強行攏在自己身上,走向被天下人的唾罵聲震得搖搖晃晃的龍椅。當然,不久後他就被蔡鍔率領的護****趕下了龍椅,那一場春秋大夢,醒轉後隻是遍地的討伐聲。

若不是那次雪地上的離別,在袁世凱複辟的時候,蔡鍔恐怕還被囚困在北京城裏不得自由。可是他的生命中出現了小鳳仙,就像炎炎夏日逢著一絲涼風,那樣寫意,那樣柔和。隻不過,當他終於可以飛翔的時候,心中湧起的卻是一番別緒離愁。人間若無那些紛擾,他們可以將時光雕刻得完美無缺,走向山水林泉,走向斜陽月光,走向最後相依著的清幽。但高山流水總是很難完滿,這就是冰冷的人間!

對於那些美好,我們總是太多奢求,可是越奢求就越失望。小鳳仙與蔡鍔,相逢在那樣的時光裏,哪怕隻是一天,也能為那天的晨昏刻上美麗的記號;哪怕隻是一秒,也能用一眼萬年為人間留下驚歎號!偌大的人間,這樣兩個生命,沉默著走向彼此,又在沉默中走向各自的天涯,卻為慘白的人間留下了點點翠紅。其實,隻需幾點梅花的嫣然,就能將整個冬天染得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