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番外(1)(1 / 3)

“我一定要去北京上大學!”郭林海一遍遍地對自己說。其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對北京充滿渴望,隻是隱隱約約中覺得,在那裏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郭林海隻是眾多考生中的一員,除了外相俊朗、文質彬彬以外,幾乎找不到什麼優點,他憂鬱的眼神和不自信的表情,倒讓他給人幾分傻乎乎的感覺。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考生,卻懷揣著夢想。他喜歡彈吉他,喜歡唱歌,可以說是很擅長,也會很安靜地吹響笛子,表達自己或憂傷或寂寞的心緒。無疑,他對藝術充滿了興趣,所以他希望能上一所藝術類院校。

夢想與現實,真的有著鴻溝天塹。藝術類院校對於郭林海來說,是天堂,而這天堂,必須用足夠的錢來做階梯。他來自農村,家裏支持他考大學已屬不易,絕沒有能力擔負藝術院校的高額學費。郭林海深知這一點,隻得將夢想埋在心底。報誌願的時候,他隻挑選北京的院校,同學問他為什麼不考慮別的城市的院校,他說,我就想去北京,沒有為什麼。北京是一個謎題,等待著他嗎?北京是一座宮殿,等待著他嗎?恰好這一年開始擴招,重新報誌願的時候,他隨手就將原來第一誌願的學校改成了另一個學校,而他基本上沒有去了解這兩所學校哪一所更好,對於郭林海來說,填報誌願竟然跟小孩子玩遊戲一樣。同學勸他說,還是謹慎點好,他說,去哪一所大學都一樣,反正隻是上大學而已。“隻是上大學”,這幾個字包含了多少含義,他的同學是不明白的,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麼,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夢想,有時候他真的是個“異類”。

終於有一天,郭林海拿到了大學通知書,果然是後來他改填的那所大學,不過專業並不是他填報的專業,他無所謂,去北京才是最渴望的,專業在這裏不起任何作用,郭林海的想法單純到單細胞,近乎傻瓜。他其實是可以考更好的成績的,平時最穩定的語文科,由於在寫作文的時候,過度沉浸在對已故母親的懷念之中,以至於作文嚴重跑題都沒有察覺,結果,他的成績讓他去不了他所填報的專業。他沒有絲毫後悔,就算他很想去那個專業,他對自己說,那一刻懷念著母親,我很幸福。

清晨,小城的人們還在沉睡,郭林海就去等待回家的班車。他必須把好消息帶給家人,雖然這一紙通知書帶給他的喜悅並不多。回到家裏,家裏人就像展開聖旨一樣打開那張通知書,不斷端詳,連他不識字的嫂子也看得熱淚盈眶,好像知道上麵寫著什麼。

郭林海的父親坐在炕沿上,抽著水煙說:“這下我看誰還敢小看咱們家!”臉上掛著恐怕一生都沒有過的得意,他接著說,“不過你小子可要繼續努力,在大學好好學習,別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了。”郭林海說:“知道了爹,長這麼大你還不了解你兒子嗎,什麼時候不努力過!”可是,說這話的時候,郭林海心裏卻沒那麼坦然,對於大學,他著實有些迷茫。

“讓那些沒文化的人看看,什麼才叫人才!”郭林海的哥哥郭林山很興奮,而且顯然他對村裏某些人很不滿,想用弟弟的大學生身份來證實,他們家是高人一等的。“如果那時候咱爹能讓我補習一年,我一定能考上大學,那樣的話,咱們家就更風光了。”這話卻有些抱怨的意味。他父親“哼”了一聲說:“你還敢說,那時候我也一直供你上完高中的,是你自己不爭氣沒考上,怨不得別人。”郭林山被嗆得說不出話,但是一會兒他就又開口了:“不過林海考上就好了,咱們終究可以吐氣揚眉了。”

郭林海的嫂子一直不吭聲,聽郭林山說完,突然說道:“前些天那些人還說咱們家沒德行,林海考大學沒戲”,她說的那些人大概是村裏那些有丈夫的或者沒丈夫的女人,她們在一起一定會談論各家的長短。“放他娘的臭屁,德行?知道啥叫德行嗎?”郭林海的父親先是“啐”了一口,然後氣憤地說。

郭林海考上大學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周圍幾十裏地的人們都知道了,不得不說,在這裏,人們傳播信息的速度快得無與倫比。

人們很熱心地為郭林海總結高考成功的原因,最後的結論是,祖上積德了,祖墳冒煙了,他前世做好事了。當然,幾乎所有人都不得不肯定一個事實,那就是,郭林海光耀門楣了。

有的人說,郭林海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考上大學是早晚的事情;有的人說,郭老頭倔了一輩子,供兒子上學這件事是倔對了;有的人說,以後郭林海當個大官,這裏的人們就有靠頭了。

而更離奇的是,有人說,郭林海的成績被城裏的一個學生頂替了,要不然他準能上清華或者北大,郭林海哭笑不得,隻能暗暗佩服人們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