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天人合一(1 / 1)

望思台位於長安皇城近效,高三十餘丈,由九十九節木梯組成,是雄武大帝為了追念自己的皇後與太子所建,在峻工之日,雄武大帝丟下其他文武百官,唯獨緊緊拉著司馬令公的手,登上了這一小塊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也唯有更上一層樓,方能看得更寬,看得更遠。正好,此時司馬令公花了畢生心血所寫成的《史陰記》也完成了,所以,生與死,對司馬令公來說,已經是再不重要了。

“司馬,你的《史陰記》朕看過了,你居然把朕比作那個暴君始皇帝?你真的是好大的膽子!”雄武皇帝怒斥

道。

對於雄武皇帝這句訓斥,司馬令公沒有回答,他隻是理了理被風吹亂的白發,轉過身來,背對著雄武皇帝,然後台起頭來,暢目望向很遠的遠方。

皇帝就是皇帝,即使死到臨頭,大限將至了,雄武皇帝也絕對不敢輕意放下自己那從自己父親那裏繼承下來的皇帝架子。

別以為,雄武大帝請司馬令公一道上這望思台是什麼榮譽,就在這望思台下麵,有數十名刀斧手待命。

其實,雄武大帝最忌憚的是《史陰記》中如實地記錄了他在位期間的四大過失:

一,帝好大喜功,連年征戰,耗得國庫;

二,帝迷信神仙方術,封禪求仙,殺妻弑子;

三,帝外儒內法,權力欲念極強,迷信自我意誌;

四,帝開疆拓土,征伐蠻奴致使稅賦徭役繁重,農民大量破產流亡。各地紛紛爆發起義。總之在帝晚年社會動蕩,漢王大陸幾乎成為危局。

當然,司馬令公心理也很明白,此時的雄武大帝其實比他更著急,所謂的“萬歲”都是騙人的,對於時日不多的雄武來說,什麼都沒有比身後有個好名聲更重要的事了。

見司馬令公的態度如此堅決,而且沒有一絲一毫鬆動的跡象,這時候的雄武大帝反而心中有些慌亂了,他真的怕這回把司馬令公給逼急了,司馬令公會直接從望思台上跳下去。

“令公,你看,要不這樣,朕****李降,再把他召回長安來封為大將軍,還有。。。還有。。。你們司馬家全家封候,朕還要為令公你立功德碑。讓您的子孫後代都能牢記你的功德,你看如何?”雄武大帝平生第一次用如此低三下四地語氣說話。

“唉,陛下,你雖然躲過了亡秦之禍,卻躲不掉亡秦之過,陛下可以對不起我,但我司馬令公絕對不可以因為陛下這一點點小恩小惠而對不起我們民族的子孫後代。”司馬令公依然背對著雄武大帝,如實而斷然地回了句。

“令公,你難道忘了?這是我劉家的天下,而你是我的臣子,朕讓你怎麼樣,你就得怎麼樣!否則你就是徹徹底底的亂臣賊子。”雄武大帝大聲威嚇道。

“陛下,你姓劉,老夫姓司馬,所以我們並不是一家人,你是天子,上天之子,然而,皇帝若無道,上天自然會讓其他家族代替你的家族的。”司馬令公淡然地回道。

說完了這句話,

司馬令公自己扶著木欄,精神抖擻地信步走下了99節的望思台,而留在上麵那個孤家寡人雄武皇帝便徹徹底底地倒下了,在死前,雄武大帝最後喊了一個女人的名字:

“子夫。。。”

“子夫。。。我對不起你。”

雄武大帝,一代英主,對大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史無前例巨大貢獻的偉人,曾經“金屋藏嬌”的他,在生命的最後,也隻記住了一個女人。

天人合一,

其實並不在於天,而在人。

事在人為中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