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2 / 2)

他跑到車上拿了些衛生紙,在他包紮傷口的那一刻,一塊很大的石塊落了下來,落在了他剛剛站的地方。他的同事們嚇愣了,劉曉原笑著說:沒關係,幾處嚴重塌方的地方,終於在5月13日下午5時全部被打通。劉曉原他們的認真負責和辛勤工作,為抗震救災贏得了時間,為保障救災物資的順利運送開辟了道路。

5.12大地震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首長和省市領導多次來文縣檢查災情,指導抗震救災工作。為了保證安全,交警大隊又擔負起了警衛工作的重任。劉曉原一馬當先,不但親自實地查看,還與其他大隊領導一起,製定警衛方案。為了維護城區秩序,他帶領戰友們每天都在路上執勤檢查,指揮護送傷員及救災車輛。把停放在濱河路上堵塞交通的車輛有序地停到韓家壩,不但改善了城區交通混亂的狀況,也減輕了交通管理的壓力。

劉曉原和關偉在城區巡查時發現,公路邊的帳篷參差不齊。既影響市容,也會給中央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他們就找到這些帳篷的主人,曉以利害。大家覺著交警的話有道理,在交警的幫助下,這裏的帳篷馬上就變得整齊劃一了。他們說,保持市容整潔和美觀,也是他們的責任。

群眾的理解讓劉曉原很受鼓舞,剛準備去下一個點查看。突然,一個摩托車在帳篷區劃著大大的3型飛了過來,倒在了劉曉原的腳下。劉曉原當了10多年的交警,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樣騎摩托的人。他打算給這個人講講這樣做的危害。可是,還沒有等他開口,那人就開口大罵起來。劉曉原愣了一下,才聞出這人身上滿身的酒氣。這個家夥罵了人,還想騎上摩托車跑,被劉曉原攔住了。那人二話不說,一拳就打了過來,緊接著腳也踢了過來,劉曉原還是忍住了,那人又打又罵的行為,激怒了旁邊汽車司機們。這些司機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們群起而攻之,甚至還有人要把這個蠻不講理的家夥扔到坎兒下去,被劉曉原攔住了。有個司機罵道:“地震都這麼嚴重,你還喝酒,還打人鬧事,真是沒人性的東西。”

劉曉原立馬給治安大隊打了電話。一會兒,治安民警來了,大家給作了證,就把飲酒的司機給帶走了。劉曉原非常感動,群眾這麼支持他們的工作,他們苦點累點有什麼不可以呢?

在隴南人民最需要全國人民救援和幫助時,重災區文縣迎來了一批批的救災物資。這些初來乍到的大量車輛,給文縣脆弱的交通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壓力。

劉曉原在為抗震救災物資車輛開道中,發現了一個問題:車輛太多,交警太少。有時候,你就是使出渾身解數也顧不過來。怎麼辦呢?他發現,有外來車輛問路時,許多群眾就主動給這些運輸車輛帶路。他想,如果在警衛開道工作中有這樣一支隊伍,交警“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就不成問題了。

說幹就幹,他把自己的想法給大隊長作了彙報,張智國同意馬上組織一個“交通管理誌願者”小組,這對文縣的抗震救災工作是一個很好的促進。他希望劉曉原現在就著手,以交警大隊的名義組織。消息傳出後,報名的群眾非常踴躍。在短短的半天時間裏,他便精選了一個10多人的“小分隊”。為了做袖標,他把妻子的包袱拿到了“帳篷交警大隊”裏;為了給袖標上印字,他把店老板從帳篷裏拽到了搖搖欲墜的打字複印部……

劉曉原領導的“交通管理抗震救災誌願者”小分隊正式成立了。他和大隊領導馬不停蹄地給隊員們上課,傳授交通安全知識,交代注意事項。“交通管理抗震救災誌願者”小分隊裏,有個體老板、青年學生、退休老幹部、農民等,他們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需要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崗前培訓。經過劉曉原的辛勤工作,隊員們的精神狀態良好。他高興地宣布:我們,可以上崗“交通管理抗震救災誌願者”小分隊服務的第一個車隊,是97輛大型貨車組成的救災物資運送車隊。車隊抵達文縣時,小分隊的成員們帶著鐵鍁、钁頭、繩索等開山清路工具,為車隊帶路。他們不但冒著餘震危險為車隊開通了一次次塌方堵塞的道路,而且還幫助車隊裝卸貨物、給司機準備食物、解決住宿。

“交通管理抗震救災誌願者”小分隊,在劉曉原的組織帶領下,不但給抗震救災物資車輛開路引路,還給軍車導航。有一次,蘭州軍區某紅軍師金剛鑽團75輛軍車浩浩蕩蕩地開到了文縣,使文縣本來就狹窄、十分擁擠的街道更加不堪重負了。關鍵時刻,“交通管理抗震救災誌願者”小分隊的誌願者們跑前跑後,使這些軍用車輛安全抵達了目的地,為抗震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陰平古道、白龍江畔,劉曉原與大隊長張智國、指導員陳立輝等所有交警們用自己的行動,鑄就了閃耀的警徽和盾牌。他們年輕,但不浮躁;他們有為,但不驕傲。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人生價值,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了光輝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