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交警英雄譜
青川的災情,不亞於汶川、北川。其損失程度甚至比汶川、北川更嚴重^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視察青川縣災情時如是說。
青川,廣元市西北山區一個美麗的邊陲小縣,地處川、陝、甘三省結合部,山清水秀,民風淳樸。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是個讓全國人民永遠銘記的黑色時刻,汶川特大地震襲來,瞬息之間,天搖地動、山崩地裂……一聲巨響,青川最繁華的山珍市場內,一幢四層樓房轟然倒塌,哭喊聲、呼救聲、地震的轟鳴聲不絕於耳,整個縣城立刻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和諧寧靜的小縣城由此失去了往日的原色。
7月25日下午,我們“1號交警”編輯部一行四人,走進了四川,走進了青川,對青川交警進行了為期五天的采訪。在青川的所見所聞,我們的感覺和劉奇葆書記的感覺是一樣的。在甘肅隴南采訪期間,青川在我的想象中除了傷亡的人多外,應該和隴南文縣是差不多的。因為,文縣和青川是近鄰,文縣碧口鎮距青川縣境隻有18.8公裏。可是,真正走進青川,才知道感覺與現實是有差距的。除人員傷亡外,文縣和青川的房屋損毀程度也是有很大差異的。文縣的樓房震裂的不少,被有關部門貼上“危房,禁用”標簽的很多;青川的樓房一半坍塌了,一半裂開了,幾乎全被有關部門寫上了“拆除”的字樣……在這裏,我不想就這個話題再浪費筆墨了。我隻想寫寫我們青川的交警,四川的交警。在短短的五天時間裏,他們在大難來臨後表現出來的大公無私的非凡行為,一次次讓我熱淚盈眶。
踩著餘震前進
行行重行行,邁向了災區的深重,夜半的鈴聲,催生無限的激動。說一聲,玉福兄,您多保重。十萬顆生命,十萬個精靈,汶川上空結聚的陰雲,等待深切的慰問。殘垣斷壁下的呼救,揪住十三億顆心。每一個人的淚,彙成湧向災區的情;咬緊的牙齒,築成民族的堅硬。我們多災多難,錘煉了國家的理性;動人魂魄的場景,一定會使您的筆,千古照人。帶著重托,不虛此行。
2008.7.13夜
這是蘭州我一位尊敬的兄長^著名書法家翟萬益先生在我重返災區第3天時發來的短信。他是一位受人尊敬、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也是一位好兄長。收到他的短信時,因為采訪工作忙,我沒有就這首令我枰然心動的詩作發表拙見。今天要離開文縣去四川青川縣了,這讓我想起了翟先生贈我的這首詩。今天這個日子很是特別,好像是給我們送行似的,一天之內連續發生了四次餘震,且震級一次比一次高。先生的“帶著重托,不虛此行”既給了我鼓勵,也透出了我此行的重大意義。
第一次餘震是淩晨2點20分,我睡的床猛一陣搖晃,把我從睡夢中搖醒了。7月20日到達文縣碧口鎮的那個晚上,就有一次大的餘震。大家都在睡夢中被驚醒了,可是,不知是累的緣故,還是震級小,反正我一點兒也沒有察覺。可今天卻不同,我醒了,我睡的床左右搖擺,大約持續了1分鍾左右。緊接著,我又睡著了。一來是我太累了,二來災區人民的堅強也感染了我這個外來者。堅強也是一種傳染病,如今,不但我被嚴重傳染,而且和我同來的幾位朋友也被傳染上了。
第二次餘震是淩晨4時06分,據中央台報道是5.6級。這次餘震感覺比上次更為厲害,不但搖醒了我,還有一種“嗚嗚嗚”的怪叫聲在我耳邊回響。當時我馬上摁亮了床燈,發現寫字台上的保溫杯在晃蕩……震過不久,室內的電話突然響了,看看表是淩晨4時10分。是誰在這時候給我打電話呢?我抓起話筒一聽,是文縣交警大隊大隊長張智國打來的:“陳主編,你怎麼樣?沒事兒吧?”一聲輕輕的問候,讓我特別感動。緊接著,他勸我,這餘震一次比一次厲害,青川還是別去了吧,你走了大家會擔心你的。我說:你放心吧,青川我是一定要去的。他見我決心很大,就告誡我千萬要小心……這次餘震讓我想起了5丨25青川那次大餘震時的感覺。那是我第一次到地震災區,當時我正開著車從碧口鎮出來往80公裏外的文縣縣城趕,這時候,青川6.4級強餘震發生了。青川距文縣碧口鎮18.8公裏,也就是說,文縣也是地震中心。平平的公路上,我感覺我的車子突然朝左側擺動了20多公分。我嚇了一大跳,因為公路的左側是深不可測的白水江……
13點多時第三次餘震來臨,因為震級小,我沒有太大的感覺。緊接著是第四次餘震,震級是6.0級。餘震的中心在陝西寧強縣一帶,距文縣碧口鎮12.6公裏。所以,文縣碧口鎮又是震中心,第二天我路過碧口鎮時,文縣到碧口鎮中段約莫二十幾公裏的崎嶇山路上,有七八處地方被落石或山體滑坡阻塞,車子每經過一處,有時讓人提心吊膽,有時感覺驚心動魄。這哪裏是行路啊,分明是驚險駕駛體驗嘛!有幾處地方右靠白龍江的一麵半幅路麵塌陷,經過時讓人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這一震不要緊,大家去青川的決心全動搖了。我的兩個同伴連同隴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的宣傳科王科長都勸我別去了,說這太危險了。我說:我必須得去!我一定要到四川去,到青川去!去感受和體驗那裏的生活,去訪問那裏的交警,去記錄他們的故事。大家見我去意已決,就再也沒有阻攔。第二天早上8點鍾,我們準時從文縣出發前往青川。開始時,山路不高,白水江也感覺不深,山上的樹木也不是太多,雨也下得不大。越往裏走,那山路越發長高了,仿佛一下子長到了半山腰;那白水江也越來越深了,好像一下子深不可測了;山上的樹木也越來越多了,碧綠一片;雨也越下越大了,車窗上那迅速工作的雨刮器都忙不過來了;山路上雲遮霧罩,一片朦朧。走過艱難的文碧公路後,我們冒雨在兩個小時後到達了碧口鎮。在碧口,我們知道了昨天6.0級地震的情況,有兩人被山上滾落的山石擊中身亡,3人受傷。上次震壞而沒有坍塌的房屋,這次全倒了……10點18分,我們在碧口交警中隊逗留了20分鍾後,冒雨出發前往青川。一路上仍然是驚心動魄的山路,依然是傾盆的大雨。好在文縣交警的駕車技術一流,左衝右突,躲避有度,到12點50分時,我們沿著白龍江邊的崎嶇山路來到了四川省青川縣交警大隊所屬的沙洲交警中隊。沙洲鎮也是這次地震的重災區之一,鎮上90%以上的房屋全都倒塌了,死亡78人,受傷237人。由於5.12地震時震塌了沙洲跨江大橋,所以,我們必須到臨時設置的晶田渡乘船過江。這時候,雨過天晴,青山綠水,白龍江兩岸一片南國風光。
送我們的警車和接我們的警車全是小臥車,不能上渡船,青川交警大隊的趙洪榮副教導員和車管所的何全華所長驅車近40公裏到渡口,然後放下車乘渡船過江來接我們。趙教導員告訴我們,溫總理到青川時就是從這裏渡船過江的。而且,我們乘坐的這艘船,就是溫總理當時到青川視察災情時乘坐過的……
下船後,趙教導員親自駕車拉著我們朝青川進發。我們看到,這裏的災情非常嚴重。馬路兩邊的房屋基本上全坍塌了,一片狼藉,慘不忍睹。趙教導員介紹說,全縣在地震中死亡4800多人,受傷近萬人,失蹤200多人。後來,我們了解到,青川的受災程度其實比汶川還要大。汶川是局部嚴重受災,而青川則是全縣性受災。全縣從機關的辦公用房到居民住房,90^以上全部坍塌,所有的一切幾乎全都在這次大地震中毀於一旦。
有政府的支持,全國人民的支援,現在的青川正在積極拆遷重建,截至寫稿時,活動板房已經安裝了近30^。他們不但有全國人民的無私幫助,而且還有戰勝一切困難的“青川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一定會建好自己美好的家園。
齊凱的故事
2008年5月12日晚上21時,四川省青川縣交警大隊的隊長楊蜀明,在交警大隊隔壁山珍市場的廢墟上救人的同時,想到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青川縣如此嚴重的災情,市上領導知道嗎?外界知道嗎?一個小小的山珍市場,廢墟下就埋了這麼多的群眾,整個青川縣的災情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市裏、省裏不知道這裏的情況,不能及時派隊伍前來援救,憑青川自己的力量救災,很可能會導致救助遲緩,讓無數的生命在無聲無息中消失。大隊長楊蜀明感覺到,這是一個極其重大的問題,必須馬上給上級建議。這個時候,在廢墟上救人的縣公安局紀委書記胡強也意識到了這個嚴重的問題。他招手讓楊蜀明過來,問能不能派個人去一趟廣元市?
“去彙報青川縣的災情嗎?”楊蜀明幾乎是迫不及待地說:“胡書記,太好了!我們馬上派人去廣元市彙報災情!”
“彙報災情?”胡強愣了一下:“你怎麼知道的?”
“英雄所見略同嘛,我也是剛剛想到這個問題。書記,你下命令吧!我們馬上派人去!”
“好極了!”胡書記拍著楊蜀明的肩膀說:“馬上!為了青川縣25萬人民,你派一個膽大心細、責任心強的交警騎摩托車去,向市上領導彙報這裏的災情。我馬上和局領導去縣裏彙報!”
誰也不可能想到,這樣一個關係到25萬青川人生死存亡的任務竟然落在了一個剛剛才進警營的小夥子身上。這是一個隻有22歲的小夥子,穿上協警製服隻有1個月多一點點。後來的結果證明,楊蜀明的眼光是敏銳的,也是非常準確的。齊凱不負眾望,成了青川這個孤島上第一個把信息傳出去的人。他和另一位警察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在第二天淩晨5點鍾走完了這段艱難的道路,不但順利地完成了任務,而且也贏得了全縣人民的稱頌。
“青川縣城與廣元市相距約140公裏,道路有3條。”縣公安局張局長問齊凱:“你選擇走哪一條路?”
“我走劍青公路。”地震之後的餘震頻頻發生,加之是夜晚,危險隨時可能發生,但想到25萬父老鄉親孤立無援,不少人生死未卜,急需外界救援,齊凱稍稍思考了一下,堅決地回答。
“為什麼?”張局長有意要考察一下這個小協警,看他究竟能不能完成這個艱巨任務。
“沙洲那條路橋被地震震塌了,不能走。今天下午,我從大壩鄉路查回來,那條路也已經嚴重堵塞,根本就不能走。現在隻有劍青公路了,再說了,這條路也最近。”
“好!”張局長說:“你們馬上出發!”
“是!”不知怎麼的,齊凱居然給局長敬了個標準的軍禮:“請首長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
“怎麼?”張局長喜歡上了這個小夥子:“你當過兵?”“是!”
“……好,快去吧!”
齊凱騎上摩托車,帶著縣公安局辦公室李師民向廣元挺進。晚上的氣溫很低,齊凱穿的還是白天的衣服,所以感到特別冷。齊凱的肚子也餓得咕咕叫了。地震發生後,他和戰友們在山珍市場救了一下午的人,沒吃上一口飯,連口水都沒有喝上。現在又連續作戰,就是個鐵人也受不了啊!再加上山上的落石隨時滾落,凜冽的寒風又直往人的骨頭縫裏鑽……所以,齊凱握著摩托車把的雙手也開始抖動起來了。這一刻,他感到自己快要崩潰了。但是,他是一個堅強的小夥子,他想起了楊大隊長和張局長的話,又想到了25萬青川人民的重托……想了這麼多的齊凱,這個剛剛步入警營的小夥子,這個崇拜警徽、崇拜交警的年輕人,感到責任和使命時,身上頓時增添了不少力量。
夜裏11點,他們到達了有“死亡地帶”之稱的酒家埡,海拔1400多米的酒家埡,是地震之後青川通往廣元的咽喉要道。這裏白天氣溫高達35尤,夜晚會一下子驟降到0度,故而寒氣襲人。這裏山高坡陡,道路幾乎被震落的巨石、塌方阻斷,隨時可聽見落石的轟鳴聲……
他們不能騎車走,隻好抬著重達100多公斤的摩托車,沿著60度的陡坡艱難前行……
前麵的一段山路又開了,他們騎上摩托車行繼續前行。駛到25公裏時,又無路可走了,這一段公路又被落石堵死了,馬路上的落石足足有房子那麼大,怎麼辦?扔下摩托車吧,步行走雖然慢點,可還有走出去的希望……可是,摩托車是國家財產,還不能仍在路上。正著急時,他們發現路邊上有一戶人家,他們就把摩托車寄放在了老鄉家裏,打算返回時再騎回去。
騎著摩托車時,車子在動,感覺不到餘震,也不感到害怕。現在步行了,才感覺到大地在晃動。天啊,這餘震還怪頻繁的,一陣陣完了,又一陣陣來了。這一害怕不要緊,肚子也不知道餓了,全身也不冷了。他們邁開大步,跟震魔玩起了遊戲。很快,一大段路扔在了身後。
到了大院鄉,他們找到了鄉長書記,說明了情況。鄉長書記馬上派吉普車送他們趕路,走了不到幾公裏,又沒有路了。他們隻好讓吉普車回去,再甩開大步在河川裏步行。到了涼水鎮,他們又到鎮上尋求幫助,鎮長書記又用車子送他們,走了不到1公裏,又沒有路了……
13日淩晨2點30分,他們到達大院鄉時,找鄉政府借了一輛民用摩托車,前行不到3公裏,一塊巨石又將道路完全封死了。陰森森的山穀裏,沒有了平日裏的鳥叫聲;怪影幢幢的公路,已經沒有了路的樣子,隻有落石碰撞的轟鳴聲。山石落地的巨響加上大地餘震的顫抖,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感向他們襲來……此時此刻,他們真的絕望了……
為了懷裏這份“求援情報”,為了青川的25萬人民,我們不能讓困難嚇住,我們應該繼續前行!齊凱喃喃自語著,翻過了一塊巨石……他們又一次戰勝了恐懼,又一次邁開了前進的步伐。雖然,這前進的步子非常緩慢。但是,越往前走,希望就會離他們越近……
淩晨3點20分,他們到達了七佛鄉,希望的曙光出現了。他們遇上了廣元軍分區前來視察災情的首長。他們通過廣元軍分區張政委的衛星電話向廣元市市長馬華簡單地彙報了青川縣的情況。馬華市長說:“你們繼續往前走,我前來迎接你們!”齊凱高興極了,哇!我們終於找到“組織”啦!
廣元軍分區的首長把他們送到竹園時,馬市長已經趕過來了。這個時候,已經是13日淩晨5點多鍾了。見到馬市長時,齊凱鼻子一酸,差點兒掉下淚來。當市長握著他血跡斑斑的手說“你們辛苦了”時,齊凱一下子癱軟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