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樺的記憶(1 / 2)

王華語音剛落,隻看到界仙袖子一甩,就看到自己的靈魂已經被一層透明的薄膜包圍了起來,最後看了看陷入悲傷地少年,王華就感到自己被拉進了一個耀眼的光暈裏麵,跟著就人事不知了。

不知過了多久,朦朧之間,王華感到有一股力量在牽引著她的思維向腦海深處走去,一路上各種發光的小點點在她身邊跳來跳去。恍惚之間,王華不禁伸手觸碰,那些小光點趁機融入了王華體內。來不及驚訝,王華已經感覺到自己似乎又暈了過去,隻不過這次不是陷入沉睡,而是想在看電視劇一樣旁觀了一個小姑娘短暫的一生,王華不禁想,她就是王曉華吧,看模樣兩人還真有三分相似,但是性格卻差了十萬八千裏。王華不禁懷疑自己已經是一把年紀的阿姨級別了,能不能流露出這麼青蔥的羞澀啊。。。

緩緩間,時間流過。順利融合王曉樺的記憶之後,王華可算清楚了王曉華出意外的原因,症結就在高考上。

從她的記憶得知,這個世界和現代社會相似度還挺高的,準確的說似乎是現代社會十多年前的模樣,但是明顯曆史是不同的。轉折點出現在自然災害上麵,王華記得很清楚,現代社會建國後不久出現的那場自然災害才持續了三年,而這個世界確是整整8年,幾乎是原來的三倍,可想而知當時的老百姓吃了多少苦。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這裏的那場****卻被蝴蝶了,這算是一種補償嗎,也是,吃都吃不飽,各種災難頻發,誰還有心情去勾心鬥角啊。自然,知識分子上山下鄉也沒了。但是曆史上的知識結構斷層還是存在的,隻是這裏的情況好很多,起碼社會還是能健康穩定地運轉。原因嗎,就是優勝劣汰。

災害時期,知識,錢遠沒有糧食來的重要,所以很大一部分身體較弱的知識分子最先被餓死,然後一些有錢人,反而農村的情況好一些,但是也有限,畢竟家裏人口多,平時又能存多少糧呢。

其次是****引起的人口減少,人在絕境下劣根性都會徹底爆發,在搶糧護糧的鬥爭中也是死了不少,特別是年輕氣盛的。正是因為這樣,災害結束國家秩序恢複之後,領導人就立馬確立了環境保護的國策,任何人妄圖私自砍木伐木的都是重罪,從上至下都把保護環境刻進了心裏,餓肚子的時候樹木都不再僅僅是植物,而是救命糧。

因此,這裏的居民一般隻會除良田的草,其餘地方隻要不會影響正常人類活動的都任其自由發展。所以這裏的農學,園藝之類的都很發達也很是被重視,自然風光都很好,因為大家都很珍惜這一切。當然,這裏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一點,因為這裏的人們並不會以環境和資源位代價去發展。

第二項基本國策就是人才興國。讀書人在亂世確實很難生存,但是不論哪個時代的盛世,知識分子都是很重要的。他們能用最少麵積的田地種出最多產量的糧食,能開發各種技術最大限度地保護資源和環境以及很好地利用他們為人類服務。

雖然一部分知識分子因為體弱沒有熬過哪個時期,但是也有很多意誌很頑強的精英存活下來。他們開創了現代教育體係,使這裏的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在這裏,學曆和能力是基本掛鉤的,所以大家都很重視學曆。各個層次的人才不會過剩,由於正確的引導,畢業生們都有很好的自我定位,社會上各個工種發展都很平衡,加上政府的大力社會保障,大家都安居樂業。

不過福利待遇好的前提就是人口稀少。由於災害事件過長,人們遭受的磨難也很多。那是由於長期營養不良,一點點意外人就會沒了。因此人口銳減。盡管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狀況好一點,但是人口總數一直穩定在7億左右,隻有原來世界的一半。當然還有一個因素是人口整體素質較高,思想覺悟也高。這裏無論男孩女孩都很金貴,死去的已經太多太多,而且身體長期積弱的情況下很多人後來生育都很艱難,不育不孕的也很多,所以隻要是孩子,大家都很珍惜。綜合起來,這個社會可能在經濟方麵落後了,但是其他方麵都很和諧,王華覺得很不錯。

王曉樺的家裏就隻有三個女孩。由於家是農村的,當時她們奶奶還活著,一心要兒子兒媳生個男孫,但是連生兩個都是女孩,好不容易懷了第三個,奶奶卻油盡燈枯走了。村子裏他們家孩子就算多的,基本上都是兩個,一個也普遍,後果就是家庭條件相對也比較差。

王家夫妻對於自己的孩子都很疼愛,但是愛是不可能均分的,由於王曉樺是第二個女孩,就不如老大王曉楠受重視,也不如小妹王曉林受疼愛,但是父母也並不過分忽視她。隻不過由於性格原因,她並不常常主動與人交流,總是一個人悶著。在大姐和父親交流意見,小妹和母親撒嬌的情況下,總是覺得自己被隔離在外,所以一直想要在讀書上爭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