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曉樺和王爸爸走進堂屋的時候,王媽媽已經把三人的炒麵都端了上來,還給每人都盛了一碗湯。王曉樺記憶中已經好久沒和父母一起吃過飯了,本以為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吃飯,現在看看坐在自己兩側的父母,雖然自己才剛剛成為他們的女兒,但是她感到很幸福,很榮幸。

吃過飯後,王媽媽先把碗筷收了放到鍋裏,鍋裏的水已經被柴火的餘溫加熱成了溫水。之後又趕緊拎了一個小桶到院子裏去喂雞鴨去了。王曉樺現在也不知道自己能幹嘛,想想就挽了袖子洗碗刷鍋去了。身子靠在灶台上慢慢洗著碗,悠閑中透著一股溫馨,王曉樺的心情越來越放鬆了,嘴裏不禁哼出了小曲。廚房外,王爸爸王媽媽看著,聽著,都不由露出了笑容。

休息地差不多了,王爸爸和王媽媽都開始戴好草帽,袖套,扛著鋤頭準備去田裏,地裏開始忙活了。王曉樺正想出去熟悉熟悉環境,忙道:“媽,我和你們一起去吧。”

王媽媽看看王曉樺的黑眼圈還沒消下去,皮膚也沒有以前那麼有光澤,擔憂地說:“你回去睡個回籠覺吧,養養精神,待會太陽就曬了,別來回跑。”

“媽,沒事,我現在挺好的,出去還能望望遠,心情也會開闊的。”母女倆還在那裏磨嘰,王爸爸看看時間也不早了,在不出去上午就荒廢了,“行了,文娟,小樺要去就去,戴個帽子擋擋,熱了就回來。”說著,就拿起桌上早就備好的茶水率先出了門。王媽媽見此也就同意了,從牆上又摘了一個草帽讓王曉樺戴好,關好門後加快腳步跟上了前麵的王爸爸。

一出門,王曉樺的眼睛就停不下來了。以前她很小的時候才去過鄉下爺爺奶奶家,到現在都記不清農村是什麼樣子,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蚊子特別多,感覺一天到晚都很癢。現在,走在鄉間小路上,旁邊的人家有的冒著炊煙,有的村民坐在自家門前的石板上吃著飯,聊著天,一路上還有不少人和王爸爸王媽媽打招呼,順帶著王曉樺也叫了不少叔伯嬸娘,把不少人都和記憶裏的對上了號。

由於當時自然災害嚴重,老人和孩子大部分都沒挺過來,挺過來的也因為身體的暗傷這幾年陸陸續續走了,所以村裏的村民都是以青壯年為主,基本上不是和王爸爸王媽媽同輩的就是比他們小的,都是打小就認識的又共過患難,大家都很親熱。

三人一路走過不少人家,漸漸的人家少了,田地漸漸多了起來。之後,王爸爸和王媽媽也不走大路,專帶著王曉樺走田間小道,有些都不路,直接就在田埂上走。雖然剛開始走的搖搖晃晃的,看的王媽媽擔心地時不時扶她一把,王曉樺自己到覺得很新鮮。由於王曉樺的拖累,等走到自家地裏的時候比平時晚了不少。

王爸爸到了地頭就趕緊拿上吃飯前沒帶回去的水桶和葫蘆瓢去旁邊的水渠裏拎了一桶水,開始給地裏的玉米澆些水,順便拔一拔雜草。王媽媽則去另一邊種了紅薯秧的地裏開始選苗剪苗。王曉樺本想去幫王爸爸澆水,但是一會兒工夫王爸爸的身影就淹沒在了玉米地裏,每隔一段時間還能看到旁邊水渠裏有嘩啦嘩啦的舀水聲。而王媽媽那邊動作也很熟練,不一會兒腳邊就堆了一堆紅薯藤。

王曉樺見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先跑到王媽媽身邊問了一下自家地的範圍,順著王媽媽的比劃看了看,大致明白範圍後就慢慢地圍著開始閑逛起來。由於村子裏人數不多,工業恢複後又有一些年輕人去了周邊鎮上甚至城裏,省裏的工廠上班,所以在家種地的人就更少了。因此,王家爸媽除了種自己的地外,在一些鄰居的地裏也種了一些作物,碰到他們回來就會拿一些成熟的蔬菜瓜果給他們嚐嚐鮮。

夏季的田野上一切都是蓬勃生長的,農作物們都在努力吸收陽光和水分以便在不久的秋季結出最豐美的果實,菜花上還會有蜜蜂飛來飛去。王曉樺站在一片蔥綠嫩黃中眺望遠方,呼吸著泥土和植物特有的芬芳,在還不很炙熱的陽光下整個人都暖洋洋的,感覺想要化在土裏。好久沒曬過這麼舒服的日光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