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濃濃的親情包圍,順順渡過了出生後第一個難關。大概是生病的時候這不能吃,那不能吃被憋狠了,再次活蹦亂跳以後,挑食的毛病都自動矯正了。羅偉東為此大大獎勵了他一番,不僅買了很多順順愛吃的零食,而且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還帶他出去玩,遊樂園,海洋館,植物園都留下了一家五口的足跡。
這次出遊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很滿意,雖然冬天的陽光不足以驅散寒冷,景色也稍顯單調,但是隻要一家人能夠健康快樂地在一起,哪裏都有最美的風景。王曉樺想起了之前幾乎要成行但是最後擱淺的家庭大旅遊。從過年前開始,她重新開始計劃。
首先是參加的人員,旅遊的目的是陪伴父母,尤其是一輩子都被困在王家村的王爸爸和王媽媽。羅爸爸羅媽媽也要一起去,順順生病那次使他們的出行計劃夭折,本來春季他們的那個團隊也要出去,但是因為不放心孫子,他們也給推了,直說下次有機會再去。在這段婚姻裏,王曉樺最感謝的不是羅偉東,而是這對慈愛的公公婆婆。她知道很多方麵她做得不夠好,比如對孩子的事情有時候會顯得過於緊張,或者有些新觀念會和長輩的傳統觀念相碰撞,但是羅爸爸羅媽媽從來沒有責備過她,即使不讚同,他們也會像她自己的父母一樣包容她。嫁給羅偉東,王曉樺認為是她來到這裏做得最有價值的一件事情。
王曉樺要做的事,隻要有條件,羅偉東一般都會支持。“我沒問題,你帶著順順去和爸媽說吧,他們一定會去的。”順順生病前曉樺就有這個想法,他還以為被這麼一耽擱她已經忘記了。全家出去走走也好,他和曉樺想的一樣,父母年紀大了還能出去幾回,而他的孩子他希望能夠從小就眼界開闊。他小的時候,父母忙著掙錢養家,那時候也沒有現在這麼多說法,能讓孩子不餓肚子,有學上就是很不錯的了。而長大以後,忙碌沒很多時間分給家人的人變成了他,隻要父母和老婆孩子都開開心心的,那他也就開心了。從抽屜裏拿出筆記本,到書房打開電腦,羅偉東開始給自己的工作做規劃安排,盡可能把空餘的時間都湊到一起。
接下來就是問問王曉林。這次旅行是一次試水,王曉樺也不知道帶上這麼多家人一起出去,她能不能夠麵麵俱到,所以第一次必須是短途短期的。這決定了他們去的地方必然隻能選擇國內,風景人文方麵的資料在網上並不缺,但是有專業導遊在更有經驗能夠應付一些突發狀況。雖然羅爸爸羅媽媽的旅遊經驗很豐富,但是出去的時候她和羅偉東肯定不能隻顧著她的父母,所以她的姐姐或者妹妹最好有一個跟去。從工作性質而言,妹妹王曉林能去的概率比姐姐王曉楠要大。
“好,二姐,我知道了,一定要算上我。嗯,食宿路線這些你通通不要擔心,這個我有經驗,你把要去的人數報給我就行。”王曉林一說完就熱血沸騰,久違的激情又湧上了心頭,就跟第一次作為導遊帶團出去一樣。
做事情是宜早不宜遲,王曉林立即回想公司最近推出的經典旅遊線路,結合自己的經驗,把最值得一去的景點都一一羅列出來。二姐說要近一點,那就這個這個還有這些個都去掉,臨安的大姐二姐去年都陸續帶爸媽去過了,這次就可以從臨江開始,往南就到安南為止,往北就到……
“都這麼晚了,還有工作要做?明天就放假了,你們老板可真狠。”路采風和路爸爸商量完回老家過年的事情,回到房間一看老婆坐在梳妝台前,沒做睡前保養而是低頭刷刷刷地寫著什麼,不由問道。
王曉林正在設計一條景點最多,出行也最方便的線路,聽到路采風的問話頭也沒抬就讓他先睡,“我還要一會,馬上就好。”古時的那些大家,不管是詩人,詞人,畫家或者書法家,興致上來那就是奮筆疾書,完成好作品時更會激動到把筆都扔掉,放聲大笑。今天王曉林覺得自己也進入了這麼一個狀態,就像腦海裏有一張電子地圖,該去哪裏,怎麼去,住哪裏,吃什麼,看什麼,當地有什麼特殊的習俗等等,前所未有的清晰,有酣暢淋漓之感。
神神叨叨的,路采風有強烈的好奇心,走近一看,一張A4紙上寫滿了各種地名和景點的名字,她手下的那張是手繪的簡易地圖了。
“你標這些線路做什麼?你不是都不帶團出去了嗎。”王曉林的這個舉動路采風非常熟悉,每當她有帶團任務的時候就會做行前準備工作,把要參觀的地方安排好最佳線路。如果是去新的地方,她還會熟悉很多公司發的,向同事要的,自己查的資料。雖然生活上老婆不是賢妻良母那一型的,但是對工作的那份敬業的態度路采風還是肯定的。
“歐耶,完成。”王曉林畫完最後一筆停下,終於理睬了路采風:“我二姐想過年後帶我爸媽出去玩一趟,就在臨安的周邊省市玩玩。你也知道我爸媽以前是種田種地養活我們姐妹三個,一天都不帶休息的。好不容易我們都成家立業了,我爸又病了。有了起色,大姐家的開心出生了,還沒人帶,隻得他們出馬。到現在終於是退休了,二姐想帶他們出去看看。我舉雙手雙腳同意。”
路采風摸摸下巴,然後道:“原來是這樣,應該的。”他嶽父嶽母確實挺不容易的,這一輩子到目前為止都是為了兒女活著。他媽就不一樣,即使有了孩子也是該幹嘛幹嘛,可不會為了他委屈自己,連帶地他爸也這樣。橙橙出生後他一度擔心他和曉林怎麼帶孩子。他們都要工作,嶽父嶽母在大姨姐那幫忙,父母他是不敢指望的,早八百年前就說一切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