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何為性格(1)(1 / 3)

性格是人最本質的象征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如同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我們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在麵對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同樣是大敵當前,為什麼嶽飛寧死不屈,而秦檜卻賣國求榮?同樣是楚漢相爭,為什麼劉邦能一統天下,而項羽卻烏江自刎?同樣是才華橫溢,為什麼畢加索能一舉成名,而凡·高卻鬱鬱而終?同樣是遭遇厄運,為什麼貝多芬能扼住命運的咽喉,而許多與成功僅一步之遙的人卻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放棄?太多的為什麼讓我們不得不聯想到性格,正是因為性格的不同、而導致了選擇的不同,行為的不同,進而導致命運的不同。而性格本身又是複雜而多樣的,這體現在每一個個體上更是紛繁複雜、變化萬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周圍的人有的開朗活潑、有的沉穩冷靜、有的熱情大方、有的冷若冰霜、有的瀟灑大方、有的鬱鬱寡歡、有的細心謹慎、有的粗枝大葉……歸根結底都是性格所決定的。那麼,究竟什麼是性格?

心理學認為:性格是一個人“典型性的行為方式”,也就是說,一個較成熟的人在各種行為中,總貫串著某一種典型的方式,這是經常的,而不是偶然的。這就是性格。

例如:王某不論在眾人聚會的場合,還是在工作中,都是開朗大方、活力四射的。這樣,我們說他的性格是活潑的。如果某一日,他有點心事,因而變得沉默寡言,但這隻是很偶然的情形,我們就不能說他的性格是沉默寡言。性格是人的心理的個別差異的重要方麵,人的個性差異首先表現在性格上。恩格斯說:“刻畫一個人物不僅應表現他做什麼,而且應表現他怎樣做。”“做什麼”,說明一個人追求什麼、拒絕什麼,反映了人的活動動機或對現實的態度;“怎樣做”,說明一個人如何去追求要得到的東西,如何去拒絕要避免的東西,反映了人的活動方式。如果一個人對現實的一種態度,在類似的情境下不斷地出現,逐漸地得到鞏固,並且使相應的行為方式習慣化,那麼這種較穩固的對現實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所表現出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例如,一個人在待人處世中總是表現出高度的原則性、熱情奔放、豪爽無拘、堅毅果斷、深謀遠慮、見義勇為,那麼我們說這些特征就組成了這個人的性格。構成一個人的性格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總是比較穩固的,在類似的甚至不同的情境中都會表現出來。當我們對一個人的性格有了比較深切的了解,我們就可以預測到這個人在一定的情境中將會做什麼和怎樣做。

而性格差異是普遍存在的,這就使得每個個體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事實上我們生出來就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隻有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獨一無二,才能理解為什麼大家在學同一課程,在同樣的時間裏由同一位老師講課,卻往往會獲得不同的成績。盡管性格的差異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能否認人們的性格也存在著共同性,性格是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因此,他總要受到一定社會環境的影響。人是生活在群體之中的,相同的環境條件與實踐活動會使人們的性格帶有群體的共性特點,像直爽、熱情、好客就是東北人的共性。可以說共性是相對存在的,而性格的差異是絕對的。具體地說,性格的特征大致包含了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以及可變性、複雜性。

1.整體性

性格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結構,是人的整個心理麵貌。每個人的性格傾向性和性格心理特征並不是各自孤立的,它們相互聯係、相互製約,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結構。一個固執的人同時可能也是堅強果斷的,而一個溫柔的人也可能同時是寬容的。因此,分析自己的性格,應當從自身上全麵地去看,既要看到自己性格的優勢,也要看到劣勢,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的性格。

2.穩定性

性格是指一個人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征的總和,它表現為對人對事所采取的一定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一種性格特征一旦形成,就比較穩固,不論在何時、何地,於何種情境下,人總是以他慣用的態度和行為方式行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形象地說明了性格的穩定性。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