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吳誌劍的這一動作,感動了不少消費者,一下子美名傳播開來。一名港商得知此事後便慕名而來,一次就與吳誌劍簽訂了一萬台日立冰箱的合同,並且在合同上規定了“先銷貨,後付款”。吳誌劍在這筆生意中利潤豐厚。
此後不久,吳誌劍又與日商簽訂了15萬美元的活文蛤的合同。運送活文蛤的貨輪因遭遇台風而未能按期到達,因時間拖延而使活文蛤大半死亡。吳誌劍二話沒說,首先想到客戶的利益,馬上組織力量收購活文蛤,而且高出原來價格的部分均由自己承擔。吳誌劍的這種行為使日商大有感觸,日商把他們在中國1000萬美元的訂貨業務全都委托給了吳誌劍。吳誌劍的誠信得到了巨額回報,成為商界爭相效仿的楷模。
誠信的力量在商業領域是如此巨大,帶給了那些講誠信的商人無限的商機。而作為一個人,無論在什麼事情上,都應該將誠信作為做人的第一準則。誠信的性格往往能從根本上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凡成就大事者,沒有一個不具有誠信的性格。美國著名的總統林肯便是一位以誠信而著稱的名人。
林肯的一生都保持著謙遜誠信品格,從來沒有作踐過自己的人格,從來不糟蹋自己的名譽。
1856年,林肯正在競選大廳演講的時候,一個人一邊喊叫著,一邊離開了大廳:“我是不會聽他的話的,因為我無論如何不會喜歡一個讓我相信他超過相信我自己的人。”
當時,“誠實的亞伯拉罕·林肯”在美國,甚至到現在,都已經成為正義與誠信的代名詞了。
當林肯剛進入法律界的時候,他還很貧窮。一天,一個郵局的負責人來拜訪這位年輕的律師,因為林肯剛剛做過一段時間的郵政員,手頭還有一筆郵局的錢,而這個人就是來跟他結清賬目的。跟這位負責人同來的還有亨利博士,因為他相信林肯這時肯定沒錢,所以準備特地來貸款給他。這時,林肯先出去了一會兒,他回到了自己的住處,然後很快就回來了,手裏提著一個破舊的袋子,裏麵是郵局預付給他的17.60美元。林肯所要還給郵局的正是這個數目,並且正是當初給他的那些錢。對於不屬於自己的金錢,林肯從來不肯動用,即使是臨時動用。
“你得先預交30000美金,”他跟一個向他谘詢關於一塊土地糾紛案件的當事人說。“但是我弄不到那麼多錢。”“那我替你想辦法。”林肯說。隨後,林肯去了一家銀行,告訴銀行出納說他要提30000美金,並補充說:“我一兩個小時以後就會送回來。”出納二話沒說就把錢給了他,甚至連張收據都沒填。
“除非他確信當事人的案子會贏,否則林肯先生是不會接手的。”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的一名律師這樣說,“而且法庭、陪審團和檢察官都知道,隻要亞伯拉罕·林肯出庭,那他的當事人肯定是站在正義與誠信的一方。我並不是站在政治的立場上來說這番話的,因為我們屬於不同的黨派,事實的確如此。”
在林肯做店員的時候,也正是由於誠信的品質,才驅使他跑了6英裏的夜路,去歸還一位夫人的零錢,而不是等到下次找機會再還她。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誠實的亞伯拉罕成為人性中最高貴品質的代表”。
林肯的盟友曾經從芝加哥給他發電報告訴他,隻有保證能夠同時獲得兩個敵對代表團的選票,他才有可能被提名為候選人,但是要想得到這兩個選票則必須向他們承諾在將來的內閣中都給他們一定的職位。林肯回答說:“我不會同他們討價還價的,也不會受製於任何勢力。”他具有追求誠信與榮譽的個性,認為人格上的汙點比傷疤還難看。
個性中的誠信是事業上最可靠的資本。如果一個人在剛踏入社會的時候,便決心把建立自己的品格作為以後事業的資本,做任何事情,都無悖於養成誠信個性的要求,那麼,即使他無法獲得盛名與巨大利益,但終不至於失敗。
第7節 謙虛性格:虛懷若穀的境界
一提到謙虛,也許會有許多人對於這個重要的性格不以為然。事實上,謙虛是一種積極有力的個性,如果妥善運用,能夠使人類在精神上、文化上或物質上不斷地提升與進步。
謙虛是基督教義的精髓。因為謙虛,甘地使印度獨立自由,施韋策為非洲人創造了更美好的世界。
謙虛是人性中的美德,也是馴服人、駕馭人的最大要領。
楚漢相爭中的劉邦就是因謙虛而贏得民心,大敗了剛愎孤傲的項羽。劉邦首次見酈食其時,正讓兩位女子替他洗腳,酈食其責備他以長者的態度見人,劉邦馬上停下,站起來表示感謝,並從此改變了傲慢的態度,而以禮對人。所以酈食其為他誓死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