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成功必備的15種優良性格(3)(1 / 3)

一個人不僅要對他人講誠信,對自己也要講誠信,承諾別人的,要信守,承諾自己的,也要信守,真實地麵對自己,真實地麵對別人,真實地麵對社會,不屈從於自己的內心欲望,不屈從於自己內心的恐懼,不掩飾自己的錯誤,這是不容易的。所謂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長,社會無信不穩。信用是經濟發展的社會基礎。唯有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係,遵守市場經濟秩序,才是致富的正道。

誠實、守信是無價的!沒有了誠信,人們就再也不會相信你,沒有了誠信,社會將拋棄你!信守誠信是走向成功的必備條件!

在許多成大事者的創業曆史上,都把誠實守信作為自己事業的生命來看待,他們相信誠實守信要永遠勝過辭藻華麗的廣告,把事業建立在誠實信用的基礎上,就會取得成功。

“顧客就是上帝,滿意的顧客是最好的廣告。”這個商業領域信條很好地體現出那些有著良好服務的商家,同時顧客也會非常樂意向別人推薦這樣的商家。

誠實是立業之本。這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向顧客展示自己的最好手法,他們要抓住每個顧客的心理,使其滿意。成功的商人知道隻有滿意的顧客才有可能是回頭客,才能擴大企業規模。如果顧客對他沒有產生信任感,那擴大企業規模隻是一句空話。

有很多銀行家十分珍惜對方的信用,他們對那些資本雄厚,但品行不好、不值得信任的人,絕不會放貸一分錢;他們反而願意把錢借給那些資本不多,但肯吃苦、有誠信心、小心謹慎、時時注意商機的人。

銀行隻有等到覺得對方實在很可靠,沒有問題時,他們才肯向其貸款。在每貸出一筆款之前,一定會對申請人的信用狀況研究一番:對方經營是否穩當?能否成功?信用等級如何?

羅賽爾·賽奇說:“堅守誠信是成功的最大關鍵。”任何人都應該懂得:誠信具有無窮無盡的價值。一個人要想贏得他人的信任,就要立下極大的決心,花費大量的時間,不斷努力。一般要做到以下幾點:

1.勿以惡小而為之

許多人不注意在小事上守信用,比如,借東西不還,與人約會卻遲到甚至失約,答應替人辦某事卻遲遲不見動靜……這樣的小事多了,別人怎麼看你且不說,你自己就會養成不守信用的習慣,以後遇到大事也會失信於人,給自己事業的發展埋下隱患。

2.不要輕易許諾

真做不到,就真誠地說“不”,這才是誠信的態度。什麼事都拍胸脯,或抹不過麵子而答應別人,不但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負擔,而且辦不到的結果還會使自己失信於人。當然,這不是說我們不要幫助別人,而是說在做出承諾之前要量力而行。

3.不能私欲當先

堅守信用就是對人誠實不欺,而要不欺,首先就要杜絕貪念。有的人借人錢物不還,不是因為經濟困難或遺忘,而是成心占人便宜。某些商家做不到“買賣公平,童叟無欺”,是為了賺昧心錢。一個人如果一門心思鑽在錢眼裏,那“信用”就會成為他任意擺布的一塊抹布。從答應替人買緊俏商品或辦事,到拿人錢物不還,成為騙子,其間的距離並不很遙遠。

4.注意自我修養

與人交易時必須誠實無欺——這是獲得他人信任的最重要條件。要善於自我克製,做事必須誠懇認真,建立起良好的信譽;應該隨時設法糾正自己的缺點;行動要踏實可靠,做到言出必行。

5.養成良好的習慣

還有一些人平日為人的確很誠實可靠,但他們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對任何事情都太馬虎,這樣就容易在不知不覺中使自己的信用喪失。比如,他們明明在銀行裏的存款已經不多,卻還是開出了一張超額的支票,結果害得收款人到銀行碰壁。如果這樣做生意,那麼他的信用將會喪失殆盡。

一個“信”字,從人從言,表示人言可靠,是做人的立身之本。一個守信用的人,體現了一種道德力量和意誌力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用也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公共準則。當我們在合同上、借據上、發票上……簽下我們的名字時,我們就是在以自己的人格做出保證。若非不可抗拒之因,我們一定要踐約;若有違反,甘受法律製裁。當然,還有一種製裁,那就是有愧於良心。

堅韌的人才能站得比別人更高

唯有堅忍不拔才能克服任何困難。一個人有了持久心,誰都會對他賦予完全的信任;有了持久心的人到處都會獲得別人的幫助。對於那些做事三心二意、無精打采的人,誰都不願信任或援助他,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們做事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