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育管理的內容學生智育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涵向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傳授多、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智力的教育管理。智育管理不同於教學管理,教學管理既要智育的管理,又要完成德育和體育的管理,而智育管理隻是對知識和技能、智力進行管理。
學生智育管理的內容之一
學習知識
知識就它反映的內容而言,是客觀事物的屬性與聯係的反映。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像。就它的反映活動形式而言,有時表現為主體對事物的感性知覺或表象,屬於感性知識;有時表現為關於事物概念或規律,屬於理性知識。一切知識,就其反映事物的深度與廣度來分,一是感性認識,即事物外部屬性(特征)與外部聯係的反映,帶有具體性、特征性。二是理性知識,即事物內在本質與內在聯係的反映。它們標誌著兩種不同的反映水平,感性知識為基礎。知識的總體都是來源於人類社會曆史的實踐;就個體獲得知識的來源而言,又可分為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兩類。
學生智育管理的內容之二
培養技能
技能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控製動作執行的合乎法則要求的行動方式。人們在頭腦中,借助內部語言表示的事物映像,以極簡約的形式進行智力活動的方式叫做智力技能,如默讀、構思、心算等。由一係列外部動作構成,通過人腦外部機體運動所完成的合乎法則要求的隨意行動方式叫做操作技能;如唱歌、跳舞、行走、徒手操的技能和演奏樂器、書寫、繪畫等技能。任何操作技能都離不開大腦的控製與調節,因而也離不開智力活動的技能。技能的形成和知識的掌握是密切相關的。技能是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而技能的掌握又為進一步獲得知識提供有利條件。知識、技能的掌握是在智育過程中統一進行的。
學生智育管理的內容之三
開發智力
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有計劃地指導學生發展智力,這是學生智育管理的重要內容。所謂智力是人們認識、適應和改變外界環境的心理能力。發展智力是同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是有密切關係,但相互之間又是有區別的。知識是反映客觀實在的結果,智力是反映客觀世界的能力;智力不僅與操作技能不同,而且也不同於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完成智力任務的智力活動方式,它是發展智力的必要因素,在智力及能力發展中居重要地位,但智力是在形成各種智力技能的過程中發生發展起來,是更加概括、完成智力活動的能力。
智育管理的方法學生智育管理方法的發展趨勢。學生智育管理主要是以教學過程為對象的,因此,學生智育管理的方法就必須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運用現行科學管理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對教學工作進行決策、計劃、組織、實施、檢查、指導、總結、提高,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以保證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當今,學生智育管理的方法在現代化和科學化方麵有了長足進步。
高等學校的智育管理方法。我國高等學校的智育管理主要是指教學管理。目前,我國高等學校的智育管理正處在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過渡的階段。在智育管理方法上也出現傳統的方法與現代的方法交織運用的狀態。、為此,在這裏著重介紹幾個從現代管理學角度來看比較先進的教學管理方法。
普通中小學校的智育管理方法。普通中小學的教學工作雖是由各個教師分別進行的,但它卻是一個完整的係統。隻有全體教師互相配合,互相促進,才能組成一個教學的整體,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就要求建立有效的教學指揮係統,合理分配教師力量和安排教學活動時間,以加強教學的組織管理。
學生智育管理的實施學生智育管理的實施,直接關係到智育教育的成敗。其主要內容包涵以下幾個方麵。
學生智育管理的實施之按學期進程掌握教學管理的常規
學生智育管理工作富有階段性特點,它反映了智育管理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工作目的、任務和要求,每個階段管理、實施的內容又相對獨立,又彼此銜接很緊,使智育管理工作有節奏地循序開展。
學生智育管理的實施之二——按教學方法的選擇來確定管理的常規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必須正確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常有這種情況,有的教師教學效果不太好,並不是因為他沒有水平,而是由於不得法,特別是在部分教師的思想中,還存在著重教學內容,輕教學方法的傾向,因此,教學管理者應幫助教師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學生智育管理的實施之三——按教學環節確定的各管理常規
教學活動是一個完整的教學係統,它在前進過程中是由一個個互相聯係,前後銜接的環節構成的。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活動如果脫離了整體或整體不協調,就會削弱整體的效果。要全麵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認真研究教學的基本環節,並對這些環節實行常規質量審查。
學生智育管理的實施之四——檢查教學的常規
要在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之內,對本校每個教師的備課、作業批改、課外輔導與學生對教師教課的反映等四種情況,都了解一遍。使教師感到領導對自己的工作是知情的,使教學管理能波及到每位教師身上。隻有這種在人員方麵的全麵掃描,才能做出準確的情況統計,才有可能做出科學的動態分析、類型分析與工作水平的分析。
學生體育管理學生體育管理的含義。學生體育管理是指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教育規律和學校體育管理原則的基礎上,以盡可能少的人、財、物、時間、信息的投入,采用最佳手段和方法,獲得最佳體育效益為目的,對學生體育工作進行目標的確定,信息的獲取和加工、計劃、實施、檢驗評估的過程。
學生體育管理是學校對學生體育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製的總稱,它是學校管理者組織、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體育鍛煉標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和鍛煉,從而造就學生健康的體魄,以應付在校緊張的學習和日後工作需要的過程。學生體育管理,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社會的生活和工作是高質量、高節奏的生活和工作。勞動者不僅需要具有相當的知識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也需要勞動者具有健康的體魄來從容地應付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今日的中華民族,已不是昨日的“東亞病夫”,中國人民的身體素質已經有了飛躍性的提高。學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學生體育管理,正是實現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他們具有健康的身心的重要保證。這就要求學生體育管理,要最大限度地協調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科學地利用有限的時間,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學校期間,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以便將來能應付緊張的學習和生活及工作,為四化建設貢獻出全部的光和熱。
學生體育管理的特點。①計劃性。學生體育管理具有嚴格的計劃性。學生體育工作歸入學校教育工作計劃,學生體育工作的各項安排服從於學生的培養計劃和學校的工作計劃。因此,學生體育工作的管理從學年、學期到每月、每周、每課次都應在嚴密的計劃中進行。
②階段性、周期性。學校工作是分學年、學期進行的,每一學期的工作具有一定獨立性。體育工作也大多按學期安排,由於季節不同,上下兩學期的學業特點不同,體育的管理也有所不同。如春秋兩季的校運會,夏天的遊泳,冬天的長跑和冰雪活動,各季節不同的達標項目等,都應按不同階段的特點進行。此外,大中小學生在各級各類學校裏也有著明顯的階段差別,即使是同一學校的初中、高中學生之間也有所不同。另外,對於不同學年之間而言,學生體育管理工作還具有周期性地重複的特點,在進行學生體育管理時均要加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