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盤鴻之降露兮,畤四荒之彝倫。”
一名青衣少年站在樓閣中,右手捧書,左手負於身後。一句讀罷,他將書放下,眺望窗外晴空。
靈寶閣,在烽域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宗門。以煉器立宗,更是使其地位超然,也算是烽域的煉器聖地,眾多煉器師的向往之所。且靈寶閣不表立場,與其他宗門也是和睦,門內一片祥和,前來入宗者甚多,宗門也是日益壯大。
烽域並不廣袤,綿延數萬裏,雖是幅員遼闊,凡人窮盡一生也難以橫貫。但對於整個涵南瞻洲而言,實在是微不足道。烽域隻是瞻洲北部臨海的偏隅之地,更是未曾有一位掌道強者。
修道一路,共分入道境、禦道境、掌道境,唯有貫通這三境的人方能問鼎至尊。
每一個掌道境的強者,都算得上是是屹立在這個世界頂端的人,抬手間可讓天地失色,億萬生靈付塵灰。這樣的強者,烽域沒有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但烽域畢竟是一域,其內強者也是眾多。宗門更是數不勝數,若是宗門內有禦道境強者坐鎮,便可算作是一方大宗,畢竟禦道境的強者是這一域的頂尖存在,也是衡量一處宗門強弱的標準。
隻是修道不易,要從入道達到禦道,有太多艱難險阻,有入道巔峰者,閉關苦思百年未能突破,最終血脈衰竭,枯朽閉關中。不知有多少人在氣血衰老時追悔莫已,一生的苦苦悟道隻得到一副殘敗的身軀,或沒來得及與親人子孫暢談,或未曾掀起紅顏的朱紗,老淚龍鍾。
將修道作為一生追求,碌碌一生,或許會不時勸慰自己,突破後將能享受繁華,但修道哪有終點,一生去追求明日的希冀,舍棄今日的朝暉,直到無奈走不動時,才幡然醒悟,回首望,卻看到一生單薄,死氣沉沉,或許而今聲名披身,但孑然獨立,無人同享。
修道路漫漫,每個人都在走一條自己的路。
靈寶閣坐落於烽域南部的一座山峰上,此峰名為離刃,高萬丈,長寬卻不足百米,如同一柄利劍直插雲霄。
如此地勢,自然無法建立宗門。而這正是靈寶閣驚豔之處。
離刃峰頂端,九座巨大的環形輪盤憑空懸浮。輪盤以青金鑄成,由離刃峰從其中依次穿過。九座輪盤自下而上麵積漸小,沒有依托,卻驚奇地懸浮著,而各類樓台亭閣建築其上,閣內弟子在這幾座輪盤上修煉悟道,這番手段著實令人驚歎。
站在離刃峰山腳仰望。頭頂上的輪盤足足數千丈直徑,中央空心處也百丈有餘,使得離刃峰穿過。
這番宏偉的建築,在烽域也算別樹一幟,時而有慕名者前來欣賞,使得靈寶閣更負盛名。
靈寶閣最下層是外閣弟子修行之所,外閣弟子人數有百萬之眾,因此第一層輪盤也是最為寬廣,足足有三千丈。第二層是內閣弟子修行之地,內閣弟子較外閣而言著實少了許多,大概隻有數萬之人。
再其上,是煉器弟子所處之地。在靈寶閣,煉器者的地位顯然在普通修者之上。其實不止是靈寶閣,無論十洲何處,這些特殊的修者都是各大宗門所爭相籠絡的力量。靈寶閣也正因聚集了大量的煉器大師,使得其地位在烽域中超然,比肩一線勢力。
第四層,是宗門各類活動所用,也是接待來訪者之處。所有它宗來人,都是降臨此層。若是擅自進入更高層,則會視為來犯者,斬無赦。
上五層一般不對常人開放,乃靈寶閣核心所在。唯有長老或是特殊弟子才有資格進入,尤其是最上一層,寬不過千丈,卻是靈寶閣最為核心一層,常年雲煙繚繞,浮於雲霄之間,布有恐怖的禁製,難以入內。
今日,乃靈寶閣三年一度的外閣試煉,所有外門弟子都將參加,即便是專修煉器的弟子也不例外,畢竟修道乃一切根本,這世界終究是弱肉強食,沒人能終生處於庇護之下,唯有自己才能保護自己,實力代表真正的地位。
外閣試煉,其實是一次龐大的比武試煉,唯有從試煉中通過,才能晉升為內閣弟子,或是正式進入煉器一途,並有專門的長老指點講道,方能繼續進步,也是真正意義上得到宗門的認可。
每一度的外閣試煉,都會刷下數萬人,那都是道齡已經到達三十的外閣弟子。
道齡,是別於年齡而言。修道之路,一般隻注重道齡,而非年齡。
不問鼎道尊,終究難逃氣血衰朽,靈魂枯竭的命運。而修道境界越深,壽命也就越長久,禦道境的強者,壽命至少在千年以上,自然不可能半百起便如同凡人,年老體衰,白發鶴顏。每一次的境界突破,都能使人靈魂升華,氣血重燃,壽命增長,而使道齡更為年輕。百年內突破禦道境的修道者,身體外貌與十幾歲的凡人無異,年輕體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