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養魚的愛好者往往興致勃勃,看見好看的魚就不惜重金把它們買回家,殊不知這些招人喜愛的觀賞魚,通常是生性嬌貴,弱不禁風的。照顧不好,魚兒就會生病死去,把我們滿滿的熱情一下子給澆滅了,致使一大批愛好者退出養魚者的行列。所以我們要從一些既漂亮又適應能力強的品種開始,循序漸進、從簡單到複雜,積累一定經驗後再去飼養高難度的魚種。其實對環境要求不高,適應能力超強的魚種非常多,就從這些入門魚開始我們進入五彩繽紛的觀賞魚世界吧。
金魚錦鯉是我國的本土魚,在一些粗放的環境下都能存活,而且一些大眾品種價格也非常合理,是初學者的首選。但也許因為它是國內的品種往往不能吸引廣大愛好者的興趣,而一些外來品種卻是大家爭相購買的新寵。
各種魚類都有自己的品係特征及生理特征,我們從中總結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個人喜好以及飼養水平選擇觀賞魚。養魚既需要我們付出辛勤與勞動,又考驗我們是否舍得為魚兒掏腰包。配備一個一米左右的缸從上到下,從裏到外不花上2000元是不能算設備齊全的,而魚的價格更是從一位數到五六位數參差不齊。我們還是從簡到繁,從價廉到物美循序漸進,選擇適合自己的觀賞魚。
選擇魚體健壯、活潑好動的觀賞魚,魚兒隻有身強體健才會在魚缸內自由遊曆而且遊動敏捷。挑選身體強壯、腹部鼓起的個體。在選魚時我們要多觀察魚的活動情況:一般賣魚的老板都會敲打魚缸讓你看魚兒多麼行動迅速,這時是一種魚兒逃生的本能,隻要不是垂死的魚都會拚命亂跑,我們要在魚兒安靜時看它們的表現,還可以少喂一些餌料觀察魚兒的進食、搶食情況,來判斷魚的好壞與否。不合群的魚也不能選擇,這些魚一般身體有病或脾氣霸道,它的條件再好也不能要,如果缸中缺氧最先浮頭的魚也要棄之。
選擇無病無外傷的魚,仔細觀察魚體上有無寄生蟲,白點或絮狀粘連物,有無炸鱗、掉鱗、出血現象,魚體有無寄生蟲。外部寄生蟲可通過觀察魚的呼吸是否勻暢,鰓蓋左右是否開合一致,是否開合過快,是否一邊開另一邊不太開,是否有擦身現象等來判斷。體內是否有寄生蟲更難看出來,不過有時會有1~2厘米長呈白色線狀的寄生蟲從魚肛門處伸出來。
一般魚兒有病,賣魚老板都會進行掩人耳目的治療,因為他們從進魚到賣魚隻是一周左右的周期,所以他們都會用一些藥性很強的偏方,短期內很有效,但魚兒已身中劇毒。要是我們發現不了,買到家中必定會好景不長,這時再找魚店已是為時已晚,隻能後果自負。買魚時我們可以先交些訂金,待觀察幾天後再撈回家中。還有就是在同一批魚中挑選,要選擇頭部與眼睛比例相對小一些的魚,因為頭大眼大的魚一般都是發育不良的小老頭,不但身體素質不行,年齡也一定會相對老一些,很有可能是上一批沒賣出去的剩魚。當然一些品係要求眼大頭大的魚除外。
選擇最佳的買魚時間,魚的價格與時間也有一定的關係,一般冬天比夏天貴,節假日比平時貴。所以經常買魚就要避開這些時間從而輕鬆買魚。魚店一般周一開始進魚,所以在周三周四去看魚是最好的時機。這時魚兒經過兩天的調整已經正常活動,我們還可以提前挑選那些品質高的魚,在一天的時間裏最好是中午把魚帶回家,這時溫度最高,有利於保持魚體的溫度。
選擇沒有品種缺陷的魚,這也是初學者常犯的錯誤,因為他們對魚品種、特性不了解,盡管買到的魚很健康又不貴,但魚卻有一些無法挽回的品係缺點,給我們日後的飼養造成消極的影響。買魚前必須了解想要魚類的所特有的一些優點和我們想要優選的一些方向。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戰。魚的身體要勻稱,眼睛不能一大一小,各魚鰭要左右對稱,鰭條要整齊,而且張開。有完整而張開的鰭條,表示魚沒有畸形,顏色要純正是對品係的要求。
最好買同一品種、同一窩的觀賞魚。一窩的魚體質、食性、生活習慣相近,管理上會較容易,也較少出現其他問題。但是要是留作種魚卻不能近親繁育。對於養魚新手,最忌諱的是在一個店裏買幾條魚,在另個店裏買幾條魚,回家混養在一個水族箱裏,這樣很容易使魚交叉感染疾病,而且很不好治療,因為我們可能要同時治療兩種以上的疾病。
魚缸的擺放與新缸養水:買魚之前我們要把魚缸的水養好。魚缸水泵過濾器、加熱器等硬件設備置辦齊全後,就是安裝調試階段。首先選擇魚缸的擺放地點,現在有許多人讓風水先生來確定位置,實際上這是一種典型的封建迷信活動,它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不可能選出好的放缸地點。正確的選擇魚缸的位置非常重要,切勿將魚缸放在太陽光的直接照射下,因為直射的陽光對魚缸來說實在是太強烈了,在自然條件下,陽光是通過水麵折射到水裏,大部分都被反射掉了,而魚缸卻是從側麵射進,夾角很小,大部分都進入到魚缸裏,這會加速藻類的生長,給我們日常管理帶來無休止的麻煩。魚缸最好是放置在客廳容易被大家觀賞的地方,如果藏在家中一個角落,就失去了它最主要的功能,而且最好要離家中的給排水近一些,方便我們的日常維護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