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曆史舞台上的成功者?
——解讀《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與司馬懿
經典點擊
“死諸葛能走生仲達”這句話大家都聽過,還有一種通俗的說法即“死諸葛嚇退活司馬”。這句話出自傅専《題自書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橫卷》一詩:“君不聞‘死諸葛能走生仲達’,千古奇事真堪詫。”
三國時,蜀軍主帥諸葛亮病死軍中,蜀將薑維等遵照諸葛亮遺囑,秘不發喪,緩緩退軍。魏軍主帥司馬懿(字仲達)聞聽諸葛亮已死,於是率大軍追擊蜀兵。
追擊中突然見樹影中飄出中軍大旗,上書大字:“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司馬懿大驚失色,定睛看時,隻見中軍數十員上將,擁出一輛四輪車來;車上端坐諸葛孔明,羽扇綸巾,鶴繪皂絛。司馬懿大驚一聲:“孔明尚在!吾輕入重地,墮其計也。”趕忙策馬收兵,魏兵魂飛魄散,丟甲棄盔,潰不成軍,各逃性命,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司馬懿奔走了五十餘裏,背後兩員魏將趕上,扯住馬嚼環叫道:“都督勿驚”。司馬懿用手摸頭說:“我的頭還在嗎?”喘息半晌,神色方定。後來,司馬懿知車上乃是孔明木像,不禁仰天長歎:“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
傳統觀點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和司馬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物,這兩個人不僅是兩國的重臣,而且都為自己的國家做出艱苦的奮鬥和卓越的貢獻,可是羅貫中對他們的評價卻迥然不同,一個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師表的楷模;一個是老謀深算,暗藏殺機,陰險毒辣的典型。詩聖杜甫曾在《蜀相》一詩中寫道:“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另類解讀一
曾讀到一篇司馬懿與諸葛亮“英雄惜英雄”的文章,視角獨特,頗有新意。
司馬懿與諸葛亮之間其實有頗多的相似之處,也正是二人之間的相互牽製才成就了二人的千古偉業。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曾經“三顧茅廬”,禮賢下士,曹操素知司馬懿文韜武略,也多次派人探訪,司馬懿以病作辭,幾經曲折才跟隨曹操;兩人均為托孤大臣,權傾朝野,諸葛亮是蜀國丞相,司馬懿是魏國大都督,外交內務、軍事政務集大權於一身,運籌帷幄,戰功赫赫,威震八方。
諸葛亮和司馬懿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奇才。蜀國有了諸葛亮,魏國有了司馬懿,兩人各為君主,在戰場上進行殘酷的較量和殊死的鬥爭。兩人無論在軍事鬥爭的策略,還是指揮藝術,以及謀略都難分上下,兩人都沒能將對方至於死地,相反,卻因為對方的存在而保全了自己。正是因為蜀國有了諸葛亮,魏國司馬懿才得以手握軍權;也正是有了司馬懿,諸葛亮才能始終處於權力的中心。他們都處於相同的政治環境,君主年幼,能力低微,而他們卻功高蓋主,手握重權令君主不安。稍有不謹慎,就會招來橫禍。因此,在一定時期內,如果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諸葛亮和司馬懿深諳此理。
諸葛亮六出祁連山,名義是為了實現先帝劉備的遺願,實是為了牢牢掌握軍權。蜀魏兩國,力量懸殊,諸葛亮心知肚明,但隻有化被動為主動,才能有效的壓製內部矛盾,才能始終處於核心地位。
諸葛亮北伐,司馬懿對付諸葛亮總是被動防守,而且每每在優勢明顯的時候都讓諸葛亮輕易的脫,同樣,諸葛亮有優勢的時候也一樣被司馬懿化解。其實,司馬懿並非如表現得這般無能,能奪得天下之人又豈會是泛泛之輩?看司馬懿擒孟達,不待聖旨,不出十日,其時機把握之準,行動之迅速,令人歎為觀止。其後一次的遼東叛亂,叛軍起兵十五萬。當時相隔四千裏地,魏軍兵少路遠,司馬懿竟然能夠做到“往百日、攻百日、還百日,休息六十日”,僅以四萬兵力,一年破敵。其攻擊之強,戰術之主動,與對峙蜀軍時判若兩人。究其原因,是因為司馬懿的生死仇人諸葛亮,才是真正能使司馬懿掌握權力的人。
後來,諸葛亮的空城退敵,也不過是司馬懿權衡利弊之後的順水推舟,當時司馬懿羽毛未豐,過早的把蜀國滅了,隻會失去存在的價值。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做名將,還是得天下,老謀深算的司馬懿自然心中有數。仿佛當年諸葛亮故意讓關羽華容道釋曹一樣,司馬懿此次也是故意放水詐敗。
諸葛亮北伐的之前,司馬懿曾被離間下野。諸葛亮死後,司馬懿還要靠詐病欺瞞魏國的君主,讓魏君以為自己不會造成威脅,原因就是司馬懿一直在魏國受到猜忌。而司馬懿官複原職的原因是什麼?是魏國沒有對付諸葛亮的人才,不能不用司馬懿。於是司馬懿采用了維持現狀的平衡戰略,一方麵防止諸葛亮獲得大的優勢,對魏國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脅,另一方麵又不擊潰諸葛亮,還要保持諸葛亮的攻擊力。正是這種依存的關係,司馬懿因諸葛亮而贏得了時間,使得司馬氏得以在長期的蜀魏戰爭中做好宗派關係上,思想上和輿論上的準備。
正是,不用司馬,魏亡於蜀;用司馬,魏亡於晉。
隻不過,諸葛亮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司馬懿是修身齊家治國得天下。一字之差,使得羅貫中對兩人有了迥然不同的評價。諸葛亮幫助君主平天下符合了傳統的道德觀,而司馬懿篡位得天下破壞了傳統的道德觀。封建社會可以沒有明主,但需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諸葛亮維護了封建的道德觀,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封建官吏完美的形象,因而受到了傳統觀念的肯定。司馬懿隻是因為違背了封建傳統道德觀,從而落了個罵名。與其說是諸葛亮打敗了司馬懿,還不如說是羅貫中打敗了司馬懿。
整個三國仿佛一部司馬家族的發家傳記,隻不過主角一直在退居幕後。真正的羽扇綸巾,運籌帷幄之中的是司馬,其他的都灰飛煙滅了。至此中國進入了西晉,然後東晉。司馬懿和他的司馬家族,運用一種謀略,算計出了天下,結束了群雄逐鹿、三國鼎立的局麵,開創了後世三百年的風流,隻不過在幾千年曆史的帷幕中被慢慢被掩蓋了。
另類解讀二
自打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聽到老人們津津樂道地講述著“三顧茅廬”、“舌戰群儒”、“三氣周瑜”、“六出祁山”、“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的故事。仿佛諸葛亮就是活神仙一般。至於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徹底打敗司馬懿,反倒被司馬懿拖垮了身體,最終殞命五丈原,則是人們都不願意提及的事情。很顯然,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個智慧的神像,不忍心讓他有一點點破痕。遺憾的是,我們所信奉的這個神像原本就是一個虛假的智慧泡沫,而且它還侵蝕著我們的理智,使我們沉迷於偽智慧而不能自拔。
《三國演義》隻是一部演義體小說,但人們卻總喜歡把它當曆史來讀,並試圖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智慧。於是,大多數人都掉入了偽智慧的陷阱。這個陷阱的上方便是諸葛亮——這個看似偉大實則虛妄的目標。
自《三國演義》成書到現在,已經有600年的曆史。在這漫長的時間裏,諸葛亮一直作為智慧的化身被後人奉若神靈,而真正具有大智慧的司馬懿反倒被人們遺棄了。600年來,我們對自己飛蛾投火般追逐孔明式偽智慧的行為卻渾然不知,這不能不說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悲哀。
追逐偽智慧的結果便是,中國的“諸葛亮”泛濫了,卻缺少了司馬懿這樣的精英人物。可以說,我們中《三國演義》之毒由來已久,受其毒害的程度也已經很深了。
大凡中國人,有誰沒中過《三國演義》的毒害呢?我們身上所隱藏的愚蠢的自以為是、自作聰明、自欺欺人,往往就印證了這一點。我們自身與諸葛亮偽智慧有關的缺點至少能夠列舉出如下幾點:
我們總是盼望著能遇到一個“三顧茅廬”的主子,結果等到老也沒有“劉備”光臨。《三國演義》使我們成了幻想主義者,我們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卻在等待中逐漸喪失了。
我們總想做隻動口不動手的點子大王,所以特別羨慕那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軍師,實質上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實戰能力太差了。
我們不講信用,潛意識中也是受了孔明之毒:他不是曾答應東吳要歸還荊州,卻三番五次耍賴拖延,而且還“三氣周瑜”,導致盟國的軍事統帥一命嗚呼了麼?
我們急功近利,幹什麼事都妄想一蹴而就,像極了諸葛亮在條件不成熟時強攻曹魏的情形。
我們喜歡作秀,諸葛亮可以做我們的祖師。早在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發動自己的親戚朋友為自己做足了形象包裝。
我們出了問題便喜歡互相推諉,諸葛亮在這一點上早就做出了示範。他把關羽敗走麥城歸結為是關羽自己的問題,卻把自己作為一個最高統帥應負的責任推了個一幹二淨。
我們無法做到“舉重若輕”,一點點針尖大的小事也讓我們耗費心神。這不就是那個事必躬親的諸葛丞相的形象寫照嗎?
我們為事業往往忽視了自己的健康,諸葛亮為了事業則透支了自己的生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他連起碼的健康知識都不懂,怎能算得上是智慧的化身呢?
曆史上的諸葛亮注定是要失敗的,他的失敗是由當時的主客觀條件所決定的。諸葛亮之所以不能戰勝司馬懿,不僅僅是因為其時運不濟,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缺乏足夠的智慧,他所擁有的多是些偽智慧而已。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勝負原本就沒有懸念。就諸葛亮的自身條件來看,即使諸葛亮能多活20年,他也未必是最後的贏家。實際上,諸葛亮是被司馬懿拖垮、累倒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不是諸葛亮打敗了司馬懿,而是司馬懿打敗了諸葛亮。
然而,在曆史的長河中,總有些天真的人試圖改寫曆史,硬是把不是懸念的東西當做懸念去挖掘。於是,他們無限地誇張了諸葛亮的智謀,將諸葛亮供奉為智慧的化身,並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假設:如果諸葛亮沒有早死,他一定能夠打敗司馬懿,並最終消滅曹魏,恢複漢室。
遺憾的是,我們所編織出來的智慧化身根本就是一個偽智慧的形象。即使諸葛亮真如《三國演義》所塑造的那樣足智多謀,那也不過是些小伎倆而已。經過《三國演義》神化過的諸葛亮其實更加可笑,更加愚蠢,更加不是司馬懿的對手。但讀者們卻接受了被神化後的諸葛亮,於是諸葛亮的偽智慧便一代一代被流傳了下來。
從《三國誌》出爐到《三國演義》成書,大約有1100年的曆史。這個時期是諸葛亮從人變神的過程。“成者王侯敗者寇”的曆史規律竟然沒有體現在諸葛亮的身上,這可以說是一個曆史的意外,也反映了中國人集體潛意識中的天真。
從《三國演義》成書到現在,大約有600年的曆史。這個時期人們普遍接受了被神化後的諸葛亮,並向往自己能擁有諸葛亮的謀略和智慧。可以說,這是一個人們被偽智慧洗腦的過程,也反映了中國人喜歡隨波逐流的特點。
中國人學習諸葛亮600年,追逐的卻是諸葛亮的偽智慧。假如司馬懿泉下有知,他一定會哭笑不得:你們幹嗎去向一個失敗者學習呢?
的確,我們為何要追逐偽智慧呢?畢竟我們已經得出結論:諸葛亮必敗。
(劍歌)
許多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將諸葛亮視為偶像,運籌帷幄,出神入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也有很多人對於小說中刻畫的諸葛亮形象頗有微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諸葛亮也確實有一些失誤之處,壓製魏延,錯用馬謖,放縱劉禪,事事躬親……本文即從相反的角度,解讀諸葛亮的智慧,雖為一家之言,但仍不失新意。
最終,結束三國鼎立局麵的是司馬懿,確實,某些時候,我們從失敗者身上吸取教訓,不如虛心向成功者學習。諸葛亮智慧的真偽,不能妄斷,但可以肯定的是,司馬懿身上也確有過人之處。
書裏夾著許多有生命的人,隻要你打開書,他們全都能站起來。曆史總要交與後人評說,在傳統的經典著作中讀出新意而有所得,才是我們從這篇文章中得到的最大啟迪。
想要懲罰的究竟是誰?
——解讀《竇娥冤》
經典點擊
元代雜劇名家關漢卿的代表作《竇娥冤》講述了竇娥被無賴誣陷,又被官府錯判斬刑的冤屈故事,全劇四折一楔子。
楚州貧儒竇天章因無錢進京趕考,無奈之下將幼女竇娥賣給蔡婆家為童養媳。竇娥婚後丈夫去世,婆媳相依為命。蔡婆外出討債時遇到流氓張驢兒父子,被其脅迫。張驢兒企圖霸占竇娥,見她不從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挾竇娥,不料誤斃其父。張驢兒誣告竇娥殺人,官府嚴刑逼訊婆媳二人,竇娥為救蔡婆自認殺人,被判斬刑。竇娥在臨刑之時指天為誓,死後將血濺白練、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後來果然都應驗。三年後竇天章任廉訪使至楚州,見竇娥鬼魂出現,於是重審此案,為竇娥申冤。
中學教材也將其選入語文課本中。課文選取的是第三折,是全劇矛盾衝突的高潮部分,寫竇娥被押赴刑場殺害的悲慘情景。
“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若沒些兒靈聖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都隻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裏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你道是暑氣暄,不是那下雪天;豈不聞飛霜六月因鄒衍?若果有一腔怨氣噴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滾似錦,免著我屍骸現;要什麼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
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憐,不知皇天也肯從人願。做甚麼三年不見甘霖降?也隻為東海曾經孝婦冤。如今輪到你山陽縣。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
浮雲為我陰,悲風為我旋,三樁兒誓願明題遍……
直等待雪飛六月,亢旱三年,那其間才把你個屈死的冤魂這竇娥顯。”
傳統觀點
課文導讀中說這一折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敗殘酷,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黑暗,歌頌了竇娥的善良心靈和反抗精神。但讀過竇娥的三樁誓願之後,卻讓人不禁產生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