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社交文書(2)(3 / 3)

2、新聞報道式訃告

新聞報道式訃告常作為消息在報紙或廣播、電視中報道,以引起全社會的知曉。很明顯,這類訃告,死者生前絕不可能是普通人,而常常是有相當地位和貢獻的知名人士或特殊貢獻者。這類訃告既可在追悼會之前發出,也可在追悼會之後發出。

3、公告式訃告

公告式訃告往往由公告本身及其他文件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訃告。公告式訃告由黨和國家或一定級別的機關、團體發出。死者常常是地位很高的領導者或在國際、國內享有崇高威望的名人。這類訃告的告之麵最廣,不但國內各階層人士要知曉,就是國際上的友好國家和人士也要通知到,其隆重、莊嚴的程度之高是可想而知的。

二、寫作模板

(一)寫作格式

訃告的基本格式是由標題、正文、結語、落款四部分組成的。

1、標題

由於訃告的種類不同,其標題的具體寫法也是有區別的。一般性訃告,隻需在正文的上麵隔一行居中寫“訃告”、“×××訃告”或“×××先生訃告”等即可,字體要略大於正文字體。新聞報道式訃告的標題常常是由兩部分構成的,即死者的生前職位身份和死者的姓名,並寫明去世,如“××部部長,××同誌逝世”。公告式訃告的標題相對而言更複雜一些,它要寫明發訃告的單位或組織,如“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等,有時幾個組織一齊寫在訃告上,順序按組織的地位排列,這種公告式訃告,也可叫“公告”。

2、正文

正文是訃告的主體部分。一般應至少包括以下幾方麵內容:

(1)死者的自然情況簡介。主要包括死者的姓名、籍貫、身份、去(逝)世原因、去(逝)世日期(年、月、日、時、分)、去(逝)世地點及終年歲數。

(2)死者的生平簡介。由於訃告的篇幅有限,對於死者的生平介紹應力求簡短(新聞報道式訃告和公告式訃告可以例外),主要介紹死者生前的有代表性的一些經曆、事件或其思想、言論等。

(3)對死者的評價。對死者的評價常常出現在公告式訃告裏,在其他類訃告中比較少見。這種評價既可以是來自普通百姓的群眾評價,也可以是領導的評價,而且是以正麵肯定為主,褒揚死者的優點和功績,如果有些缺點非提不可,也要適當把握分寸,點到為止,更不能用缺點來埋沒優點。總之,對死者的評價要客觀公正,不能誇大其詞,走極端。

(4)寫明是否開追悼會,如果開追悼會,要交代清楚開會的時間和地點。

(5)如果已經組成治喪委員會,要把治喪委員會成員名單在訃告裏公之於眾。

(6)如果死者生前對自己的後事有所交代,這份遺囑也要在訃告中公布。

3、結語

一般的訃告很少有結語。隻是在名人或重要人物的訃告中可見結語。例如:“我國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卓越的國家領導人宋慶齡同誌永垂不朽!”

4、落款

在結語後(沒結語的在正文後),另起一行右下方署名,或署死者家屬姓名(並在姓名後加“哀告”兩字,以示哀悼),或署治喪委員會名稱(有時附署治喪委員會成員名單)。然後,在署名的下方寫明發出訃告的具體時間,即××××年×月×日。

(二)填空式模板

訃告

(此為訃告的標題,一般直接寫“訃告”二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明有關死者事項,包括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日期、地點、終年歲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單介紹死者生平,主要寫其生前重要事跡、具有代表性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