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書之後,兩個小鬼和何振一起去插旗,這是放鬆時間,兩個人一路買到不少小吃零嘴,走馬觀花玩的不亦樂乎。
回到洪府之後,何振會教他們一些修士的基礎知識,訓練兩個人畫符布陣。這不是修士的必修課,但是藝多不壓身。
於是何振講自己小時候受的苦,全都奉獻給了二虎三虎。
基礎知識之後是世界觀建設,何振給兩個人搞修真界科普。修士的典籍豐富,對世界的探索不是凡人可以想象的,何振又博覽群書,所以每次都給兩個小孩講故事都聽的兩個小孩目眩神迷。
“……亂靈海上有飛在天上的石頭酒杯?有一座山那麼大!”
“北麵的王獸一爪子能打出一個湖?修士都打不過它!”
“修士可以用雲彩做衣服,用風做寶劍!”
“哇!”
教完了二虎三虎,天色也晚了。何振會帶著兩個小孩做晚課,練習鞭法掌法。月河掌這掌法本來應該是水銀瀉地潤物無聲的招式,結果被何振使得激昂慷慨大氣磅礴。雖然威力不俗,但是失了掌法本意。
這掌法可是祖師傳授下來讓何振磨練內力,調和陰陽的。
於是何振帶著二虎三虎在月光下施展掌法,不再追求威力。於是一舉一動越來越不帶煙火氣,頗有幾分遺世獨立之感。二虎三虎看得眼熱,堅定了要做修士的信念。
何振打幾趟掌法磨練內力之後,主要精力放在了破五軍鞭法上。這鞭法是軍陣殺伐之術,追求的是以一當百、以一當千,一人成軍,無所不破!
無所不破這一點何振做得比較好,畢竟他勁大,但是其他幾項就差得遠了。何振用心練習,他是堅持天道酬勤的觀點的,堅持下去,總有收獲。
練完武功,何振晚上會留出時間來看書,看爺爺留下的書。
這些書何振一直帶在身邊,直到此時安定下來才能靜心學習。
然後還要計算掩月陣法的修正方案。
一整天充實而平靜。
除了這些日常活動之外,何振和洪府的幾個領導也有了幾分交情。
家主洪邦何振接觸的比較少。洪金成倒下之後,洪邦和洪憐越發忙碌,經常一整天都見不到人。
聽說許多生意上的事出了問題,可能是伍家乘機發力,趁著洪金成身體出問題的空當,給洪家又增外患。
不過何振不善此道,難以出謀劃策。
何振和總教頭陳連峰接觸比較多,訓練護衛的時候陳教頭總是在場幫何振鎮場子。而且何振在解說陣法的時候,陳連峰和陳奇峰兩兄弟都繃著臉認真聽。顯然是知道何振不能久留,要用心學好技術,並消化吸收。
但是這兩個人天性不好接觸,見誰都黑著臉。這兩位在洪府都沒有幾個聊得來的,更別提何振這個外人。
跟何振聊的最好的的是鄰居孫明。
因為孫明會下棋。
何振在山上的時候,琴棋書畫那是全都學過的。而成果上,也是按琴棋書畫這個順序遞增排列。
何振彈琴……反正還在調上。
書法是本職,就算平時寫的不好,畫那麼多張符也把筆力練出來了。
繪畫是天賦,何振畫的就是好,猶善山水,大氣磅礴。
但是何振最喜歡的還是下棋。
下棋太有意思啦!
知道孫明會下棋,何振很開心。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和孫先生下上兩局。孫明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拉攏新人,同時消除陌生感的好機會。孫先生棋力比何振強,但是有限,兩人棋逢對手,每日殺得難解難分,慢慢的有些惺惺相惜。
然後二虎三虎在旁邊看著,自發的研究出了五子棋。
真是天才。
另外,何振和洪府的冶煉顧問,專司洪府一應營造事務、擁有雪襄最常見姓氏的黑壯大漢,馬彪馬師傅也有過接觸。
何振請他將自己的匕首熔煉了,鑄造一樣器物。
具體打造了什麼東西要幹什麼用,這裏按下不表。這匕首倒是讓馬師傅好一陣讚歎。
這匕首是何振買懸星鞭的時候討價還價贈送的,沒有什麼奇異之處,何振曾把他綁在手臂上防身,不過似乎從來沒用過。
於是就貢獻出來,發揮一些餘熱。
不過單就是這匕首材料和鋒利馬師傅就沒碰見過。
“至少是塊千煉鐵!”馬師傅如是說。
對於何振要把這麼好的匕首融了,馬師傅耿直的鄙視了他的敗家,然後然他三天後來取。
“這就是個渾人呐!”
何振在洪家過得充實無比,而洪府內外,卻是風起雲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