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七章 懷遠新思維(九)(1 / 2)

扶餘城發出的兩份草原征召令沒有起到什麼效果,首先在饒樂山王帳處就遭到了詰問。阿保機等人以痕德堇可汗的名義發回了重新調查的要求,調查的重點指明了兩個方向:一是烏隗部與營州軍雙方交戰的戰場究竟在哪裏?因為和議時雙方默認的實際停戰線在營州方向是醫巫閭山,如果戰場發生在醫巫閭山之東,則確屬營州李誠中的過錯,如果戰場發生在醫巫閭山之西,則屬烏隗部的責任;二是烏隗部長老乞活買、品部長老榮哥和營州方麵三者之間在這次戰事的爆發之中到底處於什麼樣的關係?是榮哥和營州方麵聯合誘殲烏隗部還是榮哥和烏隗部聯合對營州方麵出手?

對於加蓋了痕德堇可汗“契丹軍國之印”的調查命令,扶餘城的滑哥兄弟也有些棘手,他們雖然掌握著大於越和夷離堇的名份,但可汗的身份畢竟是名義上的契丹之主,任何人都無法做到無視,所以滑哥兄弟連忙泡製了一份調查卷宗,編造和歪曲了所有事實,重點則強調各部應當遵循大於越和夷離堇的命令,立刻展開軍事報複。

當這份調查卷宗發至饒樂山下時,由盧龍軍山後行營發出的一份措辭嚴厲的指責也送到了阿保機麵前,在這份指責中詳細的講述了事件的經過,同時也清楚明了的間接回應了阿保機提出的兩個需要調查的問題:戰場位於營州控製的鹿鳴窪、榮哥已經因為煽動謀反被捕。

阿保機當即將這份山後行營的指責傳報整個草原,並以痕德堇可汗的名義要求嚴厲處罰挑起戰端的烏隗部俟斤乞活買。滑哥等人則指責阿保機等人勾結盧龍軍,妄圖誣陷和加害烏隗部俟斤,要求契丹各部認清阿保機等人的陰險嘴臉,全力聲討。

阿保機等人不關心究竟是誰的責任,他們關心的是保持與盧龍軍之間的短暫和平,以爭取到在最後時刻來臨之際能有足夠的精力掌控整個契丹八部。所以發生在饒樂山和扶餘城之間的糾紛對於他們來說是樂見其成的,他們孜孜不倦的在羊皮卷上做文章,熱衷於和扶餘城的滑哥兄弟打口頭官司,這個過程也讓阿保機產生了創造契丹文字的想法。

饒樂山耗得起時間,扶餘城卻耗不起了,安端全和乞活買的求援已經催促得越來越緊,他們無法再繼續等待下去——因為懷遠軍城內的糧食快吃空了。於是安端全作為契丹一方的使者,親自出城,向北方指揮部檢校都指揮使周坎發出了停戰的倡議。

安端全的要求是營州軍立即撤離懷遠軍城,撤回到雙方之前的實際控製線——醫巫閭山之西,同時,釋放營州軍俘獲的烏隗部士兵,為此,烏隗部方麵打算以牛羊等物支付贖身費。另外,他要求在燕郡開辟互市,雙方在此交換各自需要的物資,並加強溝通和聯係,以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周坎對安端全的要求嗤之以鼻,這種要求當然不能接受。你說打就打,你說撤就撤,有那麼好的事情麼?同時,因為安端全的到來,反而透露了城內已經處於極端虛弱地步的情報,所以他不僅繼續屯駐在懷遠軍城下,而且立刻加大了對各處城門的封鎖,嚴令不許放入一粒糧食。但是對於從城裏外出的信使,他放得更加寬鬆了,事實上,他已經開始讓虞候參謀們製定一份圍城打援的計劃。當然,周坎也不敢有所隱瞞,將安端全求和的事情向柳城發出了一份緊急軍報。

李誠中接到軍報後,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並且因為這一消息,他知道懷遠軍城的收複已經快要來臨,所以心情很好的吃了一頓涮鍋,用的肉是上好的鮮牛肉和嫩羊肉,隻可惜他一直找不到辣椒,隻好以花椒等物代替調料。吃飽了肚子,他又拿起這份軍報仔細琢磨了起來,然後他改變了主意,準備派人過去溝通一下,目的當然不是接受對方的求和條件,而是想趁機了解一下契丹內部的情況——對方的求和使者可是正宗的契丹聯盟大於越之子,這可是個打探的好機會。

柳城事變發生的時候,兀裏著實被嚇住了,這幾天裏他一直縮在中南海,在李誠中劃定的書房內拚命讀書,取消了每天晚上回自己宅邸的安排,就連房門都沒有踏出一步,美其名曰“念書到了關鍵之處,不想分心”,其實就是在避嫌。好在那麼多天過去了,李誠中並沒有做出株連的舉動,讓兀裏鬆了一口氣之餘,更是想努力在李誠中麵前表現自己的忠誠和可用。可是幾個月裏,自己除了奉命讀書之外,隻有一個籌款委員會的事情,並沒有證明自己的機會,所以他時刻期盼著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