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乞活買不說話了,安端全補充了一句:“我已經向滑哥他們提議,在聯席本部中,給你留一個虞候的席位。”
《懷遠條約》和《關於契丹烏隗部及懷遠軍城處置密約》正式在北方指揮部簽訂。周坎有些不滿的砸了咂嘴,歎了口氣,將手上命令虞候參謀們製定的圍城打援計劃撕了個粉碎,這次沒有獲得指揮實戰的機會,讓他很是失落,麵對著前來簽約的安端全和乞活買,他強自忍住上前砍死他們的衝動,從帥案上起身,到營地各處轉悠去了。
作為正使的李怠墨負責簽約,他忽然隱隱約約意識到,自己這一筆落下去,恐怕整個契丹八部的命運都將改寫,那一刻,他感到手中的筆管分外沉重。
副使高明博盯著安端全和乞活買分別在《懷遠條約》和《關於契丹烏隗部及懷遠軍城處置密約》上顫抖著手簽下了名字,由心底裏油然而生出一種成就感。作為渤海國高氏子弟,他從小就努力讀書,刻苦習武,可是卻因為庶出的身份而被家族摒棄,隨意打發到了燕郡,成為一個從事賤業的行商。
其後遭遇契丹兵亂,在鄉間顛沛流離,以乞討和撿拾衛生,那時候,他幾乎以為自己要死了。沒想到僅僅大半年之後,自己就站在了談判桌前,將過去需要高高仰視的大人物踩在了腳下,肆無忌憚的斥責對方,居高臨下的俯視他們,強迫讓他們在恥辱的條約上簽下名字。高明博看著乞活買最後一筆結束,心中長舒了一口氣,抬頭望向東方,那裏是他長大的故鄉——娘,你看到了麼?兒出息了!
懷遠軍城內的烏隗部長老和貴人們,及其家眷和部分有地位的部眾共計兩千餘人離開了這座困住他們近月的軍城,與原來所談的條件相比,多離開了三百餘人,這也是整個條約中營州軍方麵唯一做出的妥協和讓步。城內的其他部眾、匠戶及奴隸四千餘人則被拋棄,落到了營州軍的手上,等待他們的將是為期兩年的苦役勞作。其中的部分精壯將與之前被俘的烏隗部士兵一起,組建新的懷約聯軍,剩下的則將被立刻分派進柳城和燕郡的礦山和作坊中從事繁重的勞作,補充營州勞力不足的弊端。
經過查點,懷遠軍城內遺留了烏隗部長老和貴人們搜羅的金銀珠寶和大批銅錢,高明博一眼就認出了其中大部分的款式和出處,這些東西大多來自渤海國,是烏隗部劫掠渤海國的戰利品。連續三天的清點之後,這些財貨的價值也大致浮現端倪,金銀和銅錢總計三十七萬貫,其中不包括玉器珠寶字畫等珍玩。
此外,由迭剌部支付的十五萬貫贖身費也已經從扶餘城啟程,向懷遠軍城押送而來,由烏隗部賠償的五萬貫則需要等他們返回新城之後再行支付,那裏是烏隗部占據的渤海國城池,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最後一塊地盤。
周坎及北方指揮部押送著財貨和戰俘返回柳城,與他們一起返回的還有完成了任務的李怠墨和高明博。懷遠條約虞候聯席本部也同時開始組建,組建這一機構的則是剛剛平定了五股河流域的鍾韶,他的最新任命是懷遠條約虞候聯席本部都虞候。
當這筆不折不扣的戰爭橫財拉回柳城的時候,引起了全城轟動,李誠中看著眼前在府庫中堆積如山金銀珠寶和銅錢,目瞪口呆問了一句:“烏隗部怎麼這麼有錢?”
高明博在一旁道:“將軍,這些都是烏隗部從渤海國搶來的。”
李誠中心中一動,又問:“渤海國很有錢?”
高明博道:“將軍,渤海國立國數百年,沉澱的財富是我們想象不到的。”
李誠中打量著高明博,忽然道:“我記得你是渤海人。”
高明博肅然道:“大唐是天下共主,渤海國也是大唐的藩國,更是當年大唐的羈糜州,我出生在渤海,但我是大唐人。”